剑桥大学研究表明目标感比快乐对成绩的影响更大

轻一代做了父母以后,受国际教育理念和思潮的影响,往往会倾向于推崇“快乐教育”,而且背后的逻辑也很清晰——孩子过得快乐,才能在学业上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

但“快乐”这个定义模糊的东西,真的和学业成绩有紧密的关联吗?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相比单纯地让青少年感到快乐,帮助他们培养能力感和目标感更有可能对他们的成绩产生正面影响。

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自信、意义感和目标感最多能让他们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CSE)成绩提高两分。

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应当把学生身心健康工作的重点从提升生活愉悦感,即享乐型幸福感,转向实现型幸福感(Eudaimonia),即一个人在追求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幸福感。生活愉悦感对于成绩并没有影响。

实现型幸福感包括能力感、动机和自尊,它不同于快乐的感受。

这项针对英格兰6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实现型幸福感水平高的学生在15或16岁参加GCSE考试时的表现优于同龄人,在数学考试中尤其如此。拿到最优等成绩青少年的实现型幸福感水平是最低等成绩青少年的1.5倍。哪怕在排除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后,实现型幸福感和成绩的关联依然存在。

剑桥大学教育学系前研究员、本研究发起人Tania Clarke博士称,研究结果显示,学校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个人价值观、目标和自我价值感上。

“身心健康教育通常侧重于教学生如何提升愉悦情绪,消除悲伤情绪,”Clarke博士表示,“这样的做法过于简单,而且忽视了青少年成长期构成幸福感的其他重要品质。青少年也需要培养自我认识和自信,最好还能培养意义感和目标感。”

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学生是否表现出了成长型思维模式,即他们对于自己进步能力的信念感。这是学校的身心健康教育工作关注的另一项重点。实现型幸福感高的学生更有可能表现出成长型思维,但这一思维本身无法预测成绩好坏。

研究人员表示,这意味着实现型幸福感能多方面提升心理健康,不仅能为学生的自我信念打下基础,还能帮助学生取得更高的教育成就。

Clarke博士称,学校应当鼓励学生从个人动机、优势和价值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进步。

“学生对学业成就的理解越深刻,身心就越健康,”Clarke博士表示,“学校面临提升学生考试成绩的压力,所以现在学生似乎更倾向于用考试而非个人目标来衡量自己的表现。”

“身心健康教育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生活愉悦感,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参与感,帮助他们实现独特的才能抱负,发掘幸福对他们的个人意义,”该研究联合作者之一、剑桥大学教育系Ros McLellan博士称。

所以,光是“快乐”并不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父母和老师要做的,其实是帮助孩子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未来有哪些打算,设定长期和短期的目标。

比如说,如果孩子喜欢小动物,希望未来能够成为动物学家,那么长期目标就是申上顶尖大学动物/生物相关专业,短期目标就是学好与这个专业紧密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课程。那么孩子在复习这些科目考试时,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因为自己有要实现的目标,而继续前进。

让孩子有参与感、目标感和意义感,知道自己的辛苦都是有意义的,才会让孩子坚定地走下去,未来也更少迷茫。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三所Niche排名不高但名校录取率高的美高学校推荐

下一篇

QS前100学校中哪些学校录取要求降低了?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