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到底应该申请几所美本通过率最高!

申请与数量

美国有四千多所大学,在选择学校的时候,经常会有不少学员和家长询问,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到底选择几所大学是比较合适的。是不是申请的学校越多,录取的可能性就越高?

22FALL,加州小伙Sid一口气申请25所美本院校,最终拿下斯坦福、哥大、WUSTL、UCLA、UCB等等学校录取offer;

23FALL,美高Dennis同学向超过200所大学提交入学申请,并收获了185枚录取offer,150所大学都提供了奖学金,累计金额超过1000万美金,最终成功牵手藤校康奈尔大学。

每年,我们都能听到不少legend的“海王”申请故事,到底申几所学校合适?广撒网真的能捞大鱼吗?不少同学和家长都向我们发出了这些疑问。

很多家长和学生往往都会纠结这个问题,选校选了好多心仪的,是不是都填上,只要能申上一所就行?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关键是,有必要选那么多吗?

我们应该明确,所谓的申请“通过率”和选校的数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即并不是申请的数量多了,就一定能够提高成功率。

专家建议,学生申请4-15所学校即可。而CB官方给出的建议则是4-8所就足够,里面包括冲刺学校、目标学校和保底学校。

但在这之前,机构建议申请者在确定申校数量之前,先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多维度了解美国院校,不要申请自己不想去读的院校

申请自己不想去读的院校无疑会浪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即使你的保底院校不是你的首选院校,它们也应该是你愿意去就读的大学。

如何确定这所院校是不是自己想去读的院校呢?我们建议申请者通过School Research(院校官网、公众号、社交平台账号、Info Sessions、宣传手册等途径)、校友沟通、校园访问(线上或线下)等多种方式了解美国院校,维度包括但不限于:

🌄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安全程度、生活便利程度、就业和实习机会等;

🏢学校类型:公立还是私立、综合性大学还是文理学院等;

🎓专业开设:是否有自己预期想读的专业,这个专业在该学校是否属于优势学科等;

🙋教学质量: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学生评价等;

📺相关资源:学术资源、课外资源、国际化资源等;

🎈人文环境:校园氛围、文化传统、价值观、宗教信仰、文体活动等;

💰经济因素:学费、消费水平等;

对于申请准备比较早,且语言和标化还未定型的学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提前了解美国院校,进行初步筛选。

2、深入调研美国院校的录取要求,根据自己的综合条件进一步筛选院校

完成院校的初步筛选后,可以将自己的综合条件,如GPA、语言考试成绩、标化考试成绩、软件活动等同美国各院校官方给出的往年录取相关数据相对比,进一步筛选院校。

如果条件相对优秀,自己又有非常明确的目标院校的学生,可以考虑以ED(Early Decision,具有约束力/捆绑式的提前录取)的方式进行申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申请的成功率,且大部分院校的ED申请结果会在12月中旬揭晓,如果顺利获得录取,则无需再准备其他院校的申请。

尽管鼓励学生以早申请的方式冲刺一些院校,但如果学生的GPA、语言考试、标化考试成绩等远远低于一些竞争异常激烈的院校的平均成绩,则被录取的概率会非常低,因此不建议学生冲刺这类院校,而是选择更能“够得到”的院校来冲刺。

3、至少选择2-3所保底院校

选择足够的保底选校无疑是为了避免最终出现无学可上的局面。一般我们建议申请者选择2-3所冲刺院校、3-4所匹配院校、2-3所保底院校。

4、不要申请过多数量的院校

美国各院校的申请要求不同,截止日期也有所差异,各院校也有各自的补充文书需要完成。因此,每多申请一所院校,就要花更多时间来了解其官网的信息、研究申请策略、准备申请文书、整合申请材料等,部分院校还需要单独准备面试,整体的工作量非常庞大。

除了在申请费上的额外开销外,耗费更多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去打磨每所院校的申请文书。如果选校清单上的院校超过了15所,那么建议申请者再仔细考虑一下这个清单上是否有不适合或自己不太想去的院校。

总之,无论申请多少所院校,都要尽早了解、尽早规划、尽早准备。这样才能让美国本科申请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收获理想的院校录取!

5、考虑奖助学金

如果学生申请了多所学校,在拿到了几所学校的录取和奖学金/助学金之后,可以根据奖学金水平进行对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如果申请的学校较少,特别当只申请了几所同一水平的学校时,自己就会落到比较尴尬的处境,容易出现“全军覆灭”的现象。

最后,也得提一句,申请费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目前顶尖大学的平均申请费都在70美元以上,如果申请10所学校的话,就是700美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

所以,如果真的认真去做选校清单,有规划准备申请,是没有必要一次申请那么多学校的。

那么,在做好以上准备后,对于申请数量,到底应该如何把握呢?

01 具体几所?

首先,Common App一个账号最多申请20所学校。根据CA官网公布的数据统计,23FALL美本申请者人均申请院校的数量为5所。

美本定校越多越稳?统计数据告诉你,中国孩子到底应该申请几所通过率最高!

而这其中,中国地区申请者人均申请院校的数量为8.55所。

美本定校越多越稳?统计数据告诉你,中国孩子到底应该申请几所通过率最高!

当然,这是只是一个平均值。随着申请越来越卷,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很多同学倾向于申请10-12所来提高录取的保障。毕竟如果你平均有25%的几率录取,那申请20所院校从统计学上来说肯定会比申请10所院校更有机会。

但事实上,当你把申请数量无限增加的时候,平均的录取几率就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只考虑“广撒网”的因素,那最大的可能就是被绝大多数的院校拒绝。

02 为什么拒绝“广撒网”?

第一,没有这么多的时间

虽然大多数的学校都可以通过Common App申请,但仍有部分学校需要通过其他的系统申请。

加州大学,只能通过UC Application申请,不过好在是UC的9所本科院校只需要提交一套申请材料。

https://apply.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my-application/login

麻省理工学院,只能通过自己院校的独立申请系统

乔治城大学,同样也只能通过自己院校的独立申请系统递交申请

https://uadmissions.georgetown.edu/applying/

若选校目标中包含这几所学校自然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另外,美国申请和英国申请不同,不是一套材料走天下,即便通过CA申请的大部分学校可以直接套用一篇主文书,但依然会需要提交各个学校的补充小文书,这些小文书需要基于对学校的充分了解,并且想清楚自己和学校的匹配点之后再去创作,这些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广撒网”确实是一种策略,但是这也意味着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不同学校的申请材料。根据网络统计数据,每年也有不少申请20所以上的同学,但是被拒率也普遍偏高。所以如果你的精力有限,建议还是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好好规划。

其次,时间成本高

我们一直在强调美国申请是申请人和学校的双向选择,不仅要看学校的排名、实力、名气,也要看它的教学风格和理念是否与自身相配,而且,即便是同一个名字的专业,开设的课程和研究的方向也有可能完全不同,这些都要通过前期的调研去分析。

因此,尽管美国大学非常多,符合你的能力水平区间的选择可能也很多,但真正适合你的学校并不会有无数所,如果你想学的专业比较冷门,这个选择会更少,为了提高录取率而强行增加申请数量,确实是一种时间成本浪费。

金钱开销大

金钱成本上是最直观的浪费,我们可以来算一下:

申请每所大学的费用最高可达$75

SAT/ACT免费送分的额度是4份,超出部分每次是$11-12

AP每年可以免费发送一次分数报告,额外部分则要$15一次

这也是为什么网友纷纷猜测,那些申请了200+院校的同学,所申请的院校应该许多都免除了申请费,参考意义并不大。随着大学学费水涨船高,未来入学后需要花的费用只增不减,大家还是该省省、该花花!

03 如何择校?

① 再优秀也要慎重保底

有位UC小伙Sid拿到了UC旗舰校区UCB/UCLA的offer,却被UCI放进了waitlist,甚至普渡大学也没给一个翠鹿。一方面不排除有overqualified的因素,另一方面这也给我们敲了个警钟,保底校也需要慎重选择。

例如,第一梯队院校目标申请者常常拿UC做保底,但实际上近年来UC的申请热度只增不减,即便是UCI、UCD、UCSD等院校想来保底也不一定能兜住。

② 不要申请任何你不想就读的大学

ED校具有绑定性,因此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向往,一旦录取会毫无犹豫地入学。而保底校虽然作为一条“后路”,但也一定要是你自己愿意去,或者说不排斥的。

本科四年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业和就业方向,要委曲求全地度过四年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精神折磨,对未来的人生发展也毫无益处。

③ 申请前做好充分的school research

School research是美本申请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家可以直接去看学校官网来做school research,如果你能够点到这个网站没有新的跳转链接,那相信已经了解得十分到位了;另外还能从学长老师、朋友口中了解,或者自己去实地访校。

④ 在心里对申请的学校进行排名

通常来说学校会在4月初发offer,而在5月1日前就要确定入读与否,在此期间你需要对所有拿到的offer进行抉择,包括但不限于进行campus visits、奖学金/财政援助对比等等环节。因此,建议大家可以在申请递交之后在心里对学校做一个自己的排名,等拿到offer之后就只需要对比一下学校给出的offer情况,不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对比细节。

虽然是甜蜜的烦恼,但时间紧张的抉择总是让人有些压力,也会影响理智判断。

建议总结

首先,要衡量你的入学预算。

在开始申请大学之前,盘点一下你的各项支出,比如TOEFL、SAT 和ACT之类的入学考试要花费一笔,机构服务费用,还有你提交的申请也要交申请费。相比于你将来要在学费上的花费,这些费用很容易理清。同时,关注学校的特殊政策,自己的预算和入学后大概费用,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考虑一下学校规模

不同规模的大学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在小型大学中,你更有可能获得个性化的关注,但它们的资源可能更少,学生的多样性也更少。如果你希望加入一个更加关系紧密的社区,并且享受一个舒适且亲密的环境,那么小型学校会很适合你 。

在小型规模的大学里交朋友更加容易。如果你只和几个同学交朋友,那么你们可以频繁见面。你是否喜欢高中时的小班讨论?你和你的老师是否有很好的关系?这两件事是你极有可能在小型学校需要经历的问题。你可以更多的机会和教授进行互动,或者直接去学习教授的课程而不是跟着助教进行学习。

假如,你是一个喜欢结识新朋友的人,在一所大型学校里,你将有机会认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并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如果你愿意去探索,你很可能会找到和你有相同兴趣的人。你几乎肯定会找到与你的热情相符的课外活动和学术机会。大型规模的大学也更有可能有资金充足的体育项目和设施。

如果你想在学术研究方面起步并获得经验,一个大型规模的美国大学可能会符合你的预期。大型大学会提供所有你要进行学术研究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如果你进入的是大型研究型大学,你就更有可能有机会与在自己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教授合作。有可能成为开创性研究论文的共同作者,或在高知名度的会议上展示研究。

大型大学必须提供最先进的研究设备,以便他们备受瞩目的教学人员能够继续做出新发现并进行发表。本科生通常可以使用这些研究设备,并用于他们自己的研究工作。在很多情况下,这将为研究生项目的录取带来优势,研究生项目重视那些在本科阶段已经显示出研究能力的学生。

再者,考虑一下你希望申请的专业

如果你想要就读于一个非常特别而小众的专业,你大概率会发现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很少。比如说,全美提供天体生物学本科专业的学校屈指可数。如果你想读的专业很稀罕,那么你只能申请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最后你会比那些申请热门专业的学生少申请一些学校,但是也能顺利被录取。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至少也要选择一个保底院校,包括冲刺院校在内有针对性的申请5-10所大学都是比较合理的。事实上,最困难的不是在于纠结申请几所学校,而是在申请季来临之前就要有明确的目标,申请美国大学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一方面它既浪费申请费,同时又花费了大把时间准备各种材料,倒不如专注于自己目标院校的申请,努力前行,来获得最好的预期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美本申请数量的全部内容,如果对美国留学还有什么疑惑,或想获取更多留美深度解读,可以扫描识别二维码向我们进行咨询!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加州系调整本科招生政策最新盘点!申请别申错了!

下一篇

英国即将启用电子签证系统eVisa!附英国新生指南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