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写作课上的知识来帮助我们“看世界”?

无论是对于旁观的家长们,还是未上我们学术写作课的同学们,甚至一些已经上了中级课的同学们,大家可能会有一个认知上的小误区 —— 写作课上学习到的知识,那当然就只是用于写作啦。真是这样吗?我们今天就举几个例子,何使用写作课上的知识来帮助我们“看世界”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进行,美国和各西方国家都对俄罗斯给出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与此同时,美国本土也在冲突开始之后,出现了汽油价格飞速飙升,一路升到了几十年未见的水平。在讨论油价飙升背后的复杂原因时,俄乌冲突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但美国社会也有一个观点,就是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只占据美国原油总进口量的8%左右,所以现在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对美国原油供应量并没有实质影响。从而得到一个结论,俄乌冲突不应严重影响美国汽油价格

这个推理咋一看上去,感觉挺有道理的,有真实数据作为论据。但这里就犯了一个我们在课上讲到的“面解读数据论据”的错误。我们在讲述写议论文的evidence类型时提到过,与examples and illustration 及expert opinion相比,facts and statistics这类evidence往往是最有说服力的。但在阅读或写作的时候,要避免片面解读,得到错误的结论。

这里我们只看到了8%这个美国的占比数字,但并没有看到俄罗斯这个石油大国在全球石油供应中所占的比重数字。整个西方社会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就导致国际原油价格飙升了将近一半。而在美国的视角来看,无论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原油,还是本土自产的原油,价格都是与国际原油价格直接挂钩的。所以,石油的来源确实对价格没有影响,但俄乌冲突刺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间接导致了美国本土原油价格普遍飙升。

汽油价格一路飙升,美国社会上就有各种讨论,政府应该如何控制当前的油价。其中一个说法是,不要去考虑如何控制油价,而应该更广泛的普及电力汽车,这样油价再怎么飙升,对大家出行也没什么影响。也就是,因为纯电力汽车或油电混合汽车非常省油,所以普及这些汽车是解决当前油价危机的方法

这个逻辑推理,大家可能都觉得有点问题,但具体是犯了哪种逻辑错误呢?这就是我们在课上介绍的non sequitur fallacy。我们在课上说过,non sequitur与post hoc的区别在于,non sequitur推理过程中存在一个“隐藏假设”,而且这个假设并不是多数人同意的。上面的推理中,就隐藏了一个潜在假设:在当前是可以迅速普及这些省油汽车的,这样才能从前提推导到结论。

那么这个隐藏假设是否成立呢?我们在课上也说过,把假设条件隐藏起来并没有问题,只要它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这就是一个合理的逻辑推理过程,在现实中经常会碰到。但这里的隐藏假设明显不是多数人同意的——电力汽车从诞生以来,它的普及不仅有社会经济层面的阻力,还有政治层面的阻力,远不是能迅速实现的。所以,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电力汽车并不是解决当前迫在眉睫的油价危机的方法,而是从长远考虑的根本手段。

随着西方国家政府出台的各种对俄罗斯经济制裁,民间涌现出不少自发的“制裁”,譬如跟俄罗斯友好城市断绝关系,抵制所有俄罗斯产品,俄国选手不能参加国际体育竞赛,俄罗斯宇航局和空间站也成为了敌人,就差没有驱逐俄罗斯裔居民了。这些举动背后的逻辑就是,“因为一部分俄罗斯人发动了战争,所以所有俄罗斯人都是敌人”。这又犯了哪种逻辑谬误呢?

这其实就是我们在课上一再强调的inductive reasoning出现了差错。Inductive reasoning是“由小到大”的逻辑推理,所以要同时满足三方面条件才能成立:充分性(sufficient),代表性(representative),相关性(relevant)。三者缺一不可,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是“代表性”最难做到。这里也是如此,发动战争的一小部分俄罗斯人,是政府中的统治阶级,他们明显不能代表所有俄罗斯人的真实想法和态度。

对于俄乌冲突,国内主要是持中立态度,呼吁双方停止武装纠纷,和平谈判解决冲突。但网上也有一种言论,一再提醒大家俄国在历史上与中国的冲突,甚至欺凌,强调“老毛子”不是好人,信不过。这样的言论又犯了什么错误呢?

这就不是逻辑推导上的错误了,而是我们在课上谈到的“不合理的情感调动”。Unfair emotional appeal的种类有很多,我们在课上也介绍了不少,包括bandwagon,ad hominem,biased language,red herring,transfer,slippery slope等等。无论是哪种错误的情感调动,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试图转移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不要聚焦在逻辑论证logical appeal的部分。 这里的“俄罗斯是中国的敌人”论调,就是典型的red herring手法,不是讨论本次战争冲突的合理性和解决方法,而是通过以往不相干的事例,试图挑动读者的仇视情绪,不让读者理性思考。按照这样的思路,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是值得做朋友的,因为漫漫历史长河各个朝代民族间,多多少少都有过冲突,同时也有过合作。

说到情感调动,我们再来八卦一下,看看最近网上关于巩汉林评论中国足球的言论。我们且不说巩汉林的言论有没有道理,这个问题留给懂得中国足球发展的人去讨论,我们来看看网上他人是如何反驳巩汉林的:巩汉林是演小品的,没有资格评论足球;巩汉林自己也是商业演员,没资格评论足球运动员的职业操守;巩汉林的足球签名都是假的……

大家注意到了吗?这些反怼的言论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提到为什么巩汉林的言论有问题,哪些地方说的不对,他的观点如何与事实相反,等等。也就是说,这些言论并不是从logical appeal角度出发,引用前面说的各种evidence论据来进行反驳,就事论事,而是顾左右而言他,试图让读者的视线不再聚焦在言论内容本身,所以它们基本都属于不合理的情感调动。这其中有ad hominem,有band wagon,更多的是转移视线的red herring,几乎为前面说的各种错误情感调动类型都提供了实例。

当然话说回来,作为巩汉林在跨领域评价足球界的时候,确实也需要注意额外提升自己的ethical appeal,增加信服力,也就是提升自己作为作者的credibility和authority。如果巩老师也上过学术写作课的话,那就会通过引用数据和事实、专家意见、合理陈述及反驳反方意见等等方面来提升自己言论的ethical appeal,而不是通过不相干的足球签名。

我们今天仅仅举了一些社会上热门的相关实例。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与我们的写作课知识相关。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提高批判性写作能力,还能让我们看到事物的实质而不是表面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帝国理工2022录取数据公布!报录比最高的专业竟然是它?

下一篇

IB 数学课程内容及IB数学学习建议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