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教会女校撤销招收变性女生的决定

玛丽学院(Saint Mary’s College)位于印第安纳州圣母镇(同样位于该镇的还有圣母大学和圣十字学院),是一所私立罗马天主教女子文理学院。学院由圣十字架修女会于1844年创建,其校名意指圣母玛利亚。圣玛丽学院与圣母大学渊源深厚

1843年,4名圣十字会修女应索林(Edward Sorin)神父邀请自法国勒芒来到圣母镇,与圣十字会神父和修士们共同投身教育事业,并一起创办了圣母大学。

1844年,修女们在距离圣母镇6英里的密歇根州伯特兰设立了第一所学校。1886年学院首次开设了打字课程,女生们在雷明顿打字机上练习打字。

1915年开设了汽车机械课程,期待学生能够成为“全能”司机。一名斯图贝克公司高管捐赠了一辆汽车用于教学实践。

1945 年,圣玛丽学院迁至现址与圣母大学隔街相望(印第安纳州 933号)。学院也是美国五大湖区的第一所女子学院。如今,学校提供五个学士学位以及30余个主修专业,并从2015年开始提供四个硕士学位(硕士课程兼招男女生)。学院拥有在世校友约120,000 人。

1970年代,圣玛丽学院拒绝了与圣母大学(当时是一所男子院校)的合并提议,圣母大学于1972年开始招收女生,成为一所男女合校的大学。

收回成命

2023年6月,圣玛丽学院校董会同意招收变性女学生。当该决定引起社区成员争议后,校方改变这一决定。由于学校所属韦恩堡-南本德(Fort Wayne-South Bend)教区罗兹(Kevin Rhoades)主教以及部分校友的强烈反对,圣玛丽学院终于决定收回成命

周四,圣玛丽学院康博伊(Katie Conboy)院长和校董会史密斯(Maureen Karantz Smith)主席通过电子邮件向学生、教职员工、校友和捐赠者宣布了这一决定。声明称,学院管理层“明显低估”学校利益相关群体对参与反思“如此重要的一项政策”的意愿,自去年11月底一个学生新闻团体强调了这项决定后,校董会一直面临反对意见。

"我们坚信这项政策将确立自身作为一所海纳百川的天主教女子学院的认同感。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这一立场并未得到所有社区成员的认可。有些人担心这并不仅限于一个政策决定,而是将有损我们的使命。甚至威胁我们天主教身份......我们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在本应团结之处制造了分裂。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学院领导层强调,圣玛丽学院 "坚定致力于"确保为所有人营造一个 "友好和安全的氛围"。校方将于新学期开展一系列 "倾听会议",探讨天主教价值观及其所期许的包容性。

女校的性别多样化趋势

去年早些时候,全美著名的“七姐妹女子学院”之首,美国最优秀的女子学院之一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否决了一项要求校方允许生理性别为男性和非二元性别(nonbinary)跨性别者申请入学的学生公投决定

威利斯利学院只招收女生,不过在学生团体影响以及董事会决定下,该校于2015年开始招收变性女生,进一步推广性别平等和自由。根据学校官网,即使生理性别为男性,只要自我认定为女性,即可具备申请该校的资格。反之,即使生理性别为女性,但自我认定为男性者,则没有申请资格。不过,该校学生团体一直希望校园性别更为多样化。

去年3月14日晚间,威尔斯利学生发起并通过了上述公投。反对这一公投结果的人士表示,如果跨性别男生或非二元性别者获得录取,那么韦尔斯利学院基本变成男女同校(coed)而不再是女子学院。因此,该公投结果虽然不具约束力,却挑战了威尔斯利作为女校的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引发极大争议。威尔斯利管理层并不认同投票结果。

在学生投票实施前,该校学生与管理层展开激辩,校方官员称不会改变学校作为一所女子学院的使命或招生政策,但承诺 "继续让所有学生,包括男性和非二元性别学生参与到一个包容学术社区的重要建设工作中,让每个人都拥有归属感。”作为惯例,公投结果的确切计票结果没有披露。

威尔斯利独立学生校报报道称,除了招生问题以外,公投还寻求"促使威尔斯利对非二元性别和变性学生更具包容性的语言"。此前,威尔斯利校长约翰逊(Paula A. Johnson)致信校园社区承诺采取更多措施承认性别多样性。

但约翰逊重申学校作为女子学院的使命,表达了不同意招收跨性别男生的立场,并称公投结果“不会影响到学院的任何政策/实践以及学生组织的任何政策。”目前全美很多州正在针对变性人士出台立法,寻求阻止他们在校园环境表达其性别认同并禁止变性学生加入符合其性别认同的运动队参与比赛。这也是威尔斯利学生推动变性学生入校就读的特定政治背景。

在拓展女校身份认同的长期努力中,圣玛丽学院对于变性女生的招生政策态度的变化反映全美范围内高等教育和校园文化的不断变迁。虽然包括威尔斯利在内的全美最知名女校已开始接纳变性女生,但以保守价值观著称的教会女校似乎很难迈出这一步!数十年来,为数众多的女子学院已经开始招收男生。

1960年代,美国共有数以百计的女校。不过,随着那些只招收男生的高校向女性全面开放后,女校数量逐步减少,部分女子院校撤除校名中的"女性"标识,就像兰多夫-梅肯学院(Randolph-Macon College)于2006年所做的那样。其他女校开始改变招生政策,例如德克萨斯女子大学在1970年代开始招收男研究生,并于1994年完全成为男女合校。

发言人弗洛雷斯(Matt Flores)称,如今校方自居全美最大规模以女性为重点的高校系统。其三个校区均有变性和非二元性别学生,但校方没有追踪该群体学生的具体人数。华盛顿圣三一大学校长麦奎尔(Patricia McGuire)指出,“有些女校确实存在男生,但多数情况下女生比例依然达到90%到100%。

因此,我们还是非常支持和认同女性的学校。但是,就像传统黑人院校(HBCU)有白人、西裔和亚裔学生,天主教大学存在浸礼会、卫理公会和穆斯林学生那样,女子学院也可以有许多不同性别,包括那些非传统二元(男/女)性别的学生。”她补充道,"在美国,我们女校是最后一类被期待以某种纯粹的人口统计学口径存在的教育机构,这实在有点荒唐可笑。”根据2022年盖洛普民调,约有2.1%Z世代(特指在1990年代中后期至2010年代前期生人)成年人自认变性者。

较为年长的美国人似乎难以认同这种性别状态

目前,美国大部分女校都采用与威尔斯利学院类似的政策,即招收自我性别认同为女性的学生。然而,霍山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采用的做法较为特别,该校自2014年开始积极招收跨性别男生(尽管不允许双性恋男生申请)。一位发言人称校方“以成为一所性别多样化的女子学院而自豪。

我们的学生、教师、职员和校友从来都不怕站到前台。霍山学院将继续在担当领军作用,尤其在这世界各地女性、变性者和非二元性别者面临重大风险之际。”这一决定是在要求高校出台更为透明跨性别学生政策的LGBTQ+抗争浪潮后做出的,彼时乔治福克斯大学男生宿舍拒绝一位跨性别男生住宿申请。

时任霍山学院校长,现任美国高等院校协会主席的帕斯卡雷拉(Lynn Pasquerella)指出,“就在那时,我们承诺制定并传达一项符合我校实践的政策。我们一直认为,‘她们进校只是普通女性,毕业时成为有为学生。’”对帕斯卡雷拉来说,允许变性学生在任何方面均未违背学校的使命。她认为,在长期存在的性别问题上变性人士(包括变性男子)与女性同样处于受压迫地位

她表示,当时霍山学院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对该举措呈一边倒的支持态度,但校友反应各异,部分反对者是因为无知,也有人则出于反对变性的意识形态。

不过,目前尚未有其他任何美国女校采取同样的性别政策。

根据巴纳德学院官网,“本校仅接受那些一直认同女性身份并依此生活者的入学申请。生理性别为女性但目前自我认同男性的申请人没有获得录取的资格。”史密斯学院官网显示,“自我认同女性者(包括双性恋、变性人士或非双性恋女性)均有资格申请史密斯学院。”斯贝尔曼学院也不招收男生,该校官网显示男生定义为“包括那些自我认同男性并一直作为男性生活的学生,无论其生理性别。”

大学校园的LGBTQ+文化

2022年一份重磅调查报告显示,2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具有LGBTQ性取向——尽管该数据远高于美国成年人整体水平(7.1%),但与盖洛普民调结果基本趋同。盖洛普2022年2月的一项调查显示,20.8%的Z世代(出生于1997-2017年)年轻人具有某种同性恋倾向。

美国知名教会女校撤销招收变性女生的决定

美国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另类性取向学生占比

伯克贝克学院(Birkbeck College)政治学教授考夫曼(Eric Kaufmann)对美国159所顶尖大学的57,000名本科生的调查数据与全美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他表示,“具有同性恋倾向的年轻人占总人口份额自2008年以来激增3倍,无论是大学生还是非大学生、白人或少数族裔。”考夫曼指出,“受访者中,那些‘极端自由派’、白人左翼活动家更倾向于称自己为LGBTQ,约70%支持谴责攻击同性恋者的极端自由派女生则自认LGBTQ。”至于文理学院同性恋学生比例为何偏高,考夫曼认为这或许与文理学院招收大量自由派学生以及女生存在相关性,同时他也指出上述因素无法完全解释这一现象。

在美国,自从盖洛普2012年开始调查LGBTQ比例以来,各代美国人,包括传统一代(出生于1946年前)、婴儿潮世代(出生年份介于1946-1964年)和X世代(出生年份介于1965-1980年)美国人的同性恋者比例相对稳定;但千禧一代(出生年份介于1981-1996年)的LGBTQ比例略有上升,自2012年的5.8%(当时该世代尚有部分成员还没成年)上升至2017年的7.8%和目前的10.5%。

美国知名教会女校撤销招收变性女生的决定

历年来,美国人中LQBTQ群体比例

自2017年以来,Z世代(出生年份介于1997-2012年)中具有某种同性恋取向者的比例几乎翻倍。当年,只有1997-1999年出生的Z世代美国人步入成年,仅这一小部分人,就让当年的Z世代整体LGBTQ占比超过10%(10.5%),目前已经达到20.8%。

美国知名教会女校撤销招收变性女生的决定

2012、2017和2021年美国人代际LGBTQ比例差异

目前,在美国大学,LGBTQ已经完全超出生物学定义,而进入了文化层面。美国大学及其学生普遍认同多元、平等和包容等理念。尤其是自由派占据主流的精英高校,其学生更倾向于同情少数群体,无论是少数族裔还是性取向另类的学生。

有时候甚至把自身代入到这些少数群体的角色。由于肤色差别,精英高校白人学生很难将自己视为少数族裔,但是性取向方面,他们往往愿意尝试另类性体验甚至自称双性恋甚至同性恋。随着时间推移,“出柜”甚至成为美国高校学生的一种时尚。

展望未来

盖洛普调查显示,过去一年间,认为自己是LGBT的美国成年人比例的增速高于往年。随着美国人日益接受同性恋取向,LGBT等另类性取向者享有更多免受歧视法律保护之际,更多Z世代年轻人逐渐步入成年,他们也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

鉴于年轻和年长世代美国人在LGBT身份认同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预计未来美国成年人中,LGBT等另类性取向者的份额持续增长,主要因为年轻一代在美国总人口的占比正在日益攀升。鉴于每10名千禧一代和每5名Z世代美国人中就有一位LBGT,在不久的将来,同性恋美国人的比例就会超过10%。

无论你的性取向如何,是否认同另类性取向,只要置身LGBTQ极度友好的美国校园就难免不受这一时代潮流的影响。调查显示,这种文化潮蔓延速度异常惊人,在布朗大学,2010年至今,LQBTQ+学生比例几乎翻倍;在威尔斯利学院,LGBTQ+学生比例自2016年的38%飙升至2021年的61%,短短五年增幅高达23%。按照这个势头,同性恋是否会从“性少数”一举成为“性多数”?

如果留学生家庭还没有做好拥抱这种文化潮流的准备,那么你可以寻找那些LGBTQ+文化存在感较低的美国大学。事实上,某些美国大学的同性恋学生比例确实低于其他高校。报告指出,伯明翰杨、犹他州立、伯克内尔、圣母和克莱姆森等高校的LGBTQ学生群体比例均介于10%-15%之间,远低于平均水平。

报告指出,政治倾向较为多样化、宗教氛围较浓厚的美国高校该类群体学生的份额相对较低。圣玛丽学院推翻性别多样化尝试,同样反映了这一现实。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NYU公布免学费新政策 ED申请数量达到历史最高!

下一篇

英国TOP100院校优劣势最全对比!一篇解决选校所有难题!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