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高等教育界对于标化考试的舆论似乎迎来了大反转——
疫情期间,几乎所有大学都坚持了标化可选政策,而当时社会也普遍称赞这一变化是美国高等教育公平的胜利!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教育工作者开始反省:“我们是不是搞错了?”
NY Times最新文章《SAT误导之战》
在研究了早申放榜情况之后,不少家长也产生了质疑:“说是标化可选,怎么提交标化的人没见少,分还一个比一个高?”
比如前两天EA放榜的普渡大学就把我们打得措手不及,放眼看去,不是Defer就是Reject。
很多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保底校突然不保底了。
最关键的是,在被录取的学生里,有97.2%的人都提交了标化......
普渡大学EA录取相关数据
问题是,你普渡不是说好的Test-Flexible政策吗?
所以说我们要判断这些学校的想法时,不要看他们说了什么,要看他们做了什么。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学校对标化的态度——
01、这些顶级名校纷纷表态:我们需要标准化考试!
留学圈一直把SAT定义为“美国高考”,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学生,接受怎样的基础教育,SAT都是一项能非常直观判断学术能力的工具。
1、布朗大学
布朗大学校长 Christina Paxson曾以“学校是否应该恢复这场必要的考试?”为话题写过一篇文章进行讨论。
概括中心意思就是:
“我们确实需要标化成绩来帮忙筛选一些能胜任大学课程难度的学生,但是受限于最高法院的裁决,我们还是决定把标化可选政策延长一年到 2023-24 招生周期,后面就看情况再变。”
布朗大学校长写于校友杂志
2、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是少数几所坚定要求恢复标化政策的学校之一。
MIT招生主任Stuart Schmill 曾在公告里很明确地说:
“我们定期研究 MIT 学生的成绩和我们自己的录取标准,最后发现,在SAT/ACT 中拿到高分的,尤其是数学部分表现突出的申请者,确实更大概率在学术上取得成功。
这一点,就连全A的成绩单都无法做到。”
3、达特茅斯学院
达特茅斯学院还专门做过一些研究,以常春藤大学为首的部分大学做样本,得出一个结论:
高中成绩单漂亮的人,未必也能在大学取得好成绩,因为有些高中给分很水,很多人都能拿到A;相比之下,标化考试成绩与未来大学成绩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而且,未提交标化成绩的这批学生跟标化分数低的这批学生,在攻克大学课程上都是一样的困难。
大家可能都意识到了,能提交标化的基本都是能刷到高分的学生,反之亦成立。
达特茅斯学院相关研究报告
4、加州大学系统
虽然UC系统实行的是Test-Blind政策,并且承诺了不使用新的标准化考试。
但加州大学系统教学委员会的教育学教授 Eddie Comeaux 提出了一个观点:
在预测学生是否符合大学标准上,标化成绩比高中成绩更好——这还是以九个分校超过23万在校本科生为样本展开分析得出来的结论。
在被追问更多关于标化政策的问题时,UC发言人选择拒绝沟通,并搬出了“招生公平”这一万能挡箭牌。
5、乔治城大学
乔治城大学跟加州大学一样,他们担心如果恢复考试,他们的校园和媒体会产生政治反应。
“这在政治上是不正确的,”长期担任乔治城大学招生主任的Charles Deacon告诉记者,“但我们确实需要标化考试成绩。”
乔治城大学招生主任Charles Deacon回应记者
由以上大学反应也可以推断,在实行标化可选政策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国大学的招生工作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
02、美国大学对标化考试的发声释放了哪些信息?
在看完这些大学的发言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3个观点:
一、有些高中成绩注水严重,还是要看标化成绩
布朗大学和MIT不约而同提到了这一点,就是高中GPA分数膨胀的问题。
在美国大学招生系统里,GPA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估指标。
可落实到每个人身上,GPA成绩也并非都是公平的。
因为不同学校的教学方案不一样,同一门课程,学生接受考试的难度系数也不一样,其成绩的分值也各不相同,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的GPA成绩会产生差距。
MIT招生主任Stuart Schmill 直言道:“仅仅只是一张全 A 的成绩单不足以让我们判断这位申请者的真实水平。”
二、标化成绩优秀的学生,更能经受住大学课程难度的考验
Opportunity Insights 以八大常春藤+杜克、MIT、斯坦福和芝大这12所顶尖名校为样本,发布了一项学术研究。
该研究显示高中GPA与大学成绩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相反的,标化成绩优秀的人更容易在大学课程中拿到的好成绩。
标化成绩是大学表现的有力预测因素
就公平而言,优势高中和弱势高中在标化成绩面前,也有淡化差距的可能。
甚至在未来申进顶尖大学研究生和毕业进入名企的样本池里,标化成绩高也是一项可以有效预测未来成功率的指标。
标化成绩是学生毕业后成功率的预测因素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Raj Chetty说:“这强化了我的观点,即 SAT 成绩的差异是美国不平等的症状,而不是原因。”
三、美国社会舆论认为,标化成绩应该成为招生录取的考虑因素
Pew Research Center面向美国成年人群体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大学在做出招生决定时是否应该考虑标准化考试?
结果是,大多数美国人的态度都是支持的。
底下有超过1400条评论,其中有一条这样说:
“我一直将标准化考试视为一种平等因素,而不是一种歧视因素。我的母亲是一名煤矿工人的女儿,而我的父亲是一名蒸汽装配工。
按家庭背景来说,我并没有什么优势获得高等教育。
但相对较高的标化成绩让我被巴纳德学院录取,后来又获得了在哥伦比亚法学院接受教育的机会。我估计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
还有一个评论也直接指出了自己所在高中分数膨胀的问题——
“我们学校现在的成绩膨胀得很厉害,老师给每个人打A,不管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好不好。每个人都是A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公平呢?我们需要标准考试把我们真正优秀的学生区分开来......”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Deming表示:“对于这些普通中产家庭的孩子来说,标化考试是他们的生命线。”
以上种种,似乎都传递出来一个信号——
03、标化考试的回归,或将进入倒计时?
美国大学的招生政策一年一个样,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但现在舆论展现出来的偏向,确实也证明了标化始终还是没有退出舞台的,至少这些顶尖大学们很需要。
所以老师还是建议大家:
只要不是明确Test-Blind的大学,不管Test-Flexible还是Test-Blind,能交则交;
如果你要冲TOP30的大学,应交尽交,尽量拔高;
如果这所学校的录取率不到30%,不管它是Top30还是Top50,特别是申请该校王牌专业方向, 比如普渡的计算机专业,不要轻视,能交则交;
如果你的标化成绩比这所学校的均分高出一截,赶紧提交,增加录取竞争力。
总之大家还是不要轻易放弃标化,面对激烈的申请竞争,过硬的标化成绩仍是撬开名校大门的重要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