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不再给申请文书打分文书还有用吗?

杜克大学近日宣布从今往后不再在申请审核中为学生的文书打分。

实际上从今年的常规轮开始杜克就已经不再给文书打分了。学校给出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申请人用ChatGPT这样的生成式AI来写文书,招生官往往难以判读哪些是人写的哪些是AI写的,所以难以从文书中看到学生的真实水准。

在这之前,杜克在录取中采用的是一个30分的评分体系,里面有6个维度,每个维度1-5分,6各维度分别是高中课程强度、学术、推介信、文书、课外活动,以及标化分数  

本次改革后剔除出这个评分体系的除了文书还有标化成绩,因为标化成绩现在是optional了,因此不好在有分数和没有分数的学生之间横向对比。以后会打分的维度只剩4个——课程强度、学术、推介信、课外活动  

 那以后杜克是不看文书了吗? 并不是。

杜克的招生办主任说了,文书仍然是全面评估(holistically)申请人很重要的一环,是了解申请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一个途径,只是不再去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他原话说道:  Content and insight matter more than style. 意思就是以后他们只看内容不看写作手法。这也反映了杜克认为一个人的独特性,或者内在性格、成长背景是不适合直接量化打分,分出个三六九等的。

招生办主任还说:

在做出录取决定时,自然要考虑很多很多的因素——这些分数只是我们在整体背景下考虑申请人的部分但有效的方式,这可能类似于查看一个球员的各种统计数据,但这些数据只能让你了解球员对球队的一部分贡献。


那对于打分的因素和不打分的因素 大学在考虑时有什么不同呢?  

一般来说,打分因素是一个申请人的基本盘,是学校根据实力筛选学生的最基本方式。  

美国大学审核申请时一般都有多于一轮筛选,招生官会在第一轮中就给学生打上分数,也会根据文书等内容写上一些文字性的评价。  

这个时候总分不达标的学生会被直接淘汰,只有达到一定分数申请人才会晋级到下一轮,在名校通常是招生委员会投票轮。  

这时每个候选人会一个个拿出来讨论,最终投票决定是否录取  

不打分的因素往往在这时才起到比较大的作用,在大家总分不相上下时,申请人的不可量化的因素,如个人故事,成长背景,性格可能就是影响委员会最终选择谁的关键  

这个过程不一定是完全公平的,学校很可能只是因为增加学生群体多元化(不一定是性别种族,也可能是兴趣爱好或者成长背景)而选择一个人,并不一定是因为没被选中的人实力不够。

但是杜克不为个人特质打分不代表其他顶尖大学不打分。哈佛的招生评价体系里其中一项分数就是personal quality。我们来看看哈佛是怎么给个人特质打分的。

最高级别是1分

标准是“非常突出的个人品质,TA在面对生活或人生中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时表现出巨大的勇气,或许表现出领导或激励周围人的独特能力。或许对他人表现出特别的关心或同情。从推荐人那里得到无条件和坚定的支持。

次一级是2分

标准是“非常坚强的性格品质;申请人或许表现出很强的领导能力,或许表现出超出他们年龄的成熟程度,在与他人交往时可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真诚、无私或谦卑。TA或许具有很强的适应力。TA得到了推荐人的大力支持。”

再次一级是3+分

标准是“高于平均水平的性格品质; TA可能表现出领导能力。可能表现出对投入与专注、良好的判断力和积极的公民意识。TA在与他人相处时有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情谊。TA得到推荐人的积极支持。”

然后是3分,标准是“大体积极,有可能带有偏中性(不好不坏)的性格品质。”

最低分是4分

标准是“值得怀疑或令人担忧的性格品质”

其中最高级的1分对于普通人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拿到1分的人一般是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的人,像英雄故事,或者克服了某些自身成长环境巨大的劣势而取得非凡成就的人。

一般在现实中能遇到的个人品质和领导力很强的人拿到2分是最好的结果了。 需要注意的是,哈佛和大部分顶尖大学都没有杜克之前那样针对文书的写作水平打分,但绝对不是说文书的写作水平不重要。

第一,文书写作质量代表申请人的态度,如果在这么重要的材料上都没有精心打磨的,招生官会认为基本的态度有问题。

第二,同样的故事,写的好与坏给招生官的感受和冲击是不一样的,别忘了招生官一般只有10-15分钟去看一个申请人的整套材料,如果文书写的索然无味就不可能让招生官留下印象。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帮筛选 帮规划 帮协调 一站式服务

下一篇

纽约时报写作竞赛有哪些?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