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公的本质是什么?

“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不应该为美国历史上存续了几百年的错误无限期买单。”

——美国最高法院判决书

2023年6月29日,美国华盛顿特区天气晴朗,阳光却不明媚。

人群在最高法院的阶梯下焦急地等待着一件案子的宣判结果——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FFA诉哈佛大学案。当“6票赞成,3票反对宣告哈佛大学招生政策违宪”的宣判结果传出的一刻,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不少在场的亚裔喜极而泣。

至此,全美范围内的私立大学根据申请者的种族考虑录取与否的政策在宪法层面上均可被视为违宪“看肤色定录取分数线”行将入土

在每年的招生考试中,亚裔考生尤其是华人考生在各项学力测验中都遥遥领先,包括并不限于SATACTAP等等。

教育不公的本质是什么?这对耶鲁姐妹花给出了答案

“亚裔SAT平均分比非洲裔高出300多分”(SAT满分1600分)

但是,哈佛大学在招生中却不讲成绩讲政治,优先录取那些成绩不如亚裔的非洲裔、拉美裔学生,这对亚裔学生极不公平,构成了赤裸裸的歧视有数据显示,同一批录取的拉美裔学生SAT平均成绩普遍低于亚裔70分左右(满分1600),非裔平均成绩更是低于亚裔学生100分甚至以上

从法律角度分析,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制度根源,在于美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平权运动”以及与之伴随的“种族限额”。1964年,美国颁布了《平权法案》,要求任何接受联邦资助的大学、企业和机构必须禁止种族歧视,对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族裔,法案规定要在教育中对少数族裔予以特殊照顾和补偿性优惠。

法案的初衷是考虑到处于社会底层的很多少数族裔可能由于社区教育中的硬件、师资等原因,客观上无法接触到上层的教育资源,从而影响了他们学术的发挥。比如一个非常聪慧的非裔孩子,因为付不起额外的补课费用,所以SAT考试考不出高分;而亚裔学生普遍给孩子投入更高的教育经费,所以SAT成绩普遍更高。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美国最高院法官宣布哈佛败诉的判决书中指出:“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不应该为美国历史上存续了几百年的错误无限期买单。”

实际上,过去的几十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的流动已经达到了人类历史的巅峰;知识垄断可能在几百年前可以实现,在今天的大环境下早已经失去了可操作性

以SAT(美国高考)为例,现在互联网上到处都可以找到免费的学习资料、知识点讲解视频;优秀的SAT老师更是无国界的。打开互联网,你可以轻松找到中国老师来给你讲应试技巧,韩国老师带着你考前刷真题,印度老师用三句话讲完你学了一学期搞不明白的知识点。

问题只在于你的认知、在于你如何选择

这一点上凯拉学院的两位耶鲁姐妹花给了我们实例。

教育不公的本质是什么?这对耶鲁姐妹花给出了答案

近日耶鲁的录取结果出来之后,暨姐姐Jennifer在2022年以SAT1580分的超高分录取耶鲁之后,妹妹Stephanie今年也以SAT1550分的高分录取耶鲁。

两位华裔小朋友都是之前考了数次1500分之后,不得不开始寻找培训机构——毕竟北美高中生心底里对中国式的应试培训本能是比较抗拒的。

通过公开的网络信息渠道的多次筛选,俩姐妹最终找到了我们;姐妹两人都是通过短短几天的集中培训,经过系统学习知识点、考点集中分析、刻苦刷题之后,在我们这里又快又好又省钱地出分。最后双双入主耶鲁大学,可喜可贺。

而与此同时,更多和他们背景相似,甚至学术底子比他们还扎实的同学,选择无脑死磕SAT,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只能拿到中庸的分数。付出金钱事小,耽误时间事大。长时间带着“自己SAT分数还没出来”的思想枷锁,更是没法在日常学习、校园活动、运动项目中正常发挥,最终鸡飞蛋打,两手空空去申请,从而没有好的申请结果。

所以说,在当今这个社会,教育不公问题本质上与族裔无关;本质上还是认知问题。在这个信息自由流动、知识开放透明的社会,仍然不提高自己的认知,总是在关键时刻做出最坏选择的人,才会被这个时代抛弃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英港澳新留学保证金怎么存?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