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初中数学特点
1.三年如一日的数学知识
大家好,我是浣熊数学的联合创始人小艾老师。相信很多正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感受:过了一年,虽然自己的年级升高了,但是数学怎么学的内容好像和去年一样。
读到这,许多学生家长会有一个疑问:如果我家孩子的感受属实,那孩子岂不是过了一年多还在“原地踏步”?为什么会有这种原地踏步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国际学校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采用横向教学,境外中学美高或加拿大高中也大致如此。
横向教学的特点如下:相似的知识会逐年增加难度重复出现于每年的教学中。然而这种递进一般微乎其微,甚至只是体现于数字的的更迭从小到大。
许多同学对这样的授课方式,容易产生“疲劳”。在很多学生看来,上课的时候觉得很多知识都学过,课上课后练习又觉得自己都做过。于是,学生对知识点的难度些许变化无法有足够的重视。
我经常问 8,9 年级上课的学生,“这周学了什么新知识?”得到的回复常常是:“啥也没学。”譬如下面的两道习题一道出现在7年级的课本中,一道出现在九年级的课本中,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
(G7 课本习题)
(G9 课本习题)
上述问题导致的一个局面是,这个阶段的孩子考 A (一般超过90% 就是 A)不难,但是考满分则很不容易。
2.低频次的课后作业
另一个普遍存在的但却常被家长忽略的事实是,国际学校的 7-9 年级学生并不会每天收到数学练习。相反,学生常常是一周总计才收到一两份“豆腐块”大小的练习题。也就是说,相同类型的题目不会多次重复出现,难度上也鲜有递进。
大部分学生完成起来甚至不需要超过半个小时。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量,对很多中国孩子,可以称得上是“得心应手,轻松愉快”。但这个程度轻松愉快是有后果的,后果就是知识点巩固得不够牢靠。
3. 计算器的频繁使用
每次在针对中学学生的教学中强调尽量回避使用小数或者带分数时,总会有同学不解地说:“难道这些数字输入在计算器中不是一样的么?”的确,计算器从初中数学开始被频繁使用。大部分时候,学生出于“省事儿”,会过度依赖计算器。结果是,很多学生到了这一阶段,计算能力已经开始退化。
时常遇到 8 - 9 年级的学生在做因式分解时, 九九乘法表都无法运用自如,但到这里学生还是足够应付初中的考试和作业的。对数的钝感和计算校对能力的薄弱,到了高中,遇到更复杂的运算和需要快速发现数的规律时,就会暴露成大问题了。
上述的三个特点,其实也能部分解答许多家长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孩子上高中后数学就突然学习压力很大,有点跟不上了?
这个问题回答的后一半,且听我明天文章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