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高校引进博士的哪些坑?

作者简介

罗之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向研究专业,多年科研教学从业经验,现于某一本大学从事科研、师资管理。知乎十万粉丝大V。

作为打入高校人事部门内部的工作人员,给大家讲讲引进博士的坑。其实,关于引进的大坑我提3个,很多老师没关注到点上,往往迈过了小坑却把大坑错过了。

编制身份

一个有编制的身份,代表着稳定,代表着学校不会也不能随意开除你。20多岁不想稳定,三四十岁怕不稳定,人生就是这么无常。可是,现在想要拿到一个有编制的身份不容易。

越是好的高校,越难一进来就给你编制。绝大多数去985、211的小伙伴一开始都是没编制的,想要进来就有编,大多只有省属高校能做到。而有不少人提到编制“到岗不到人”,“岗位有编人没编”这些说法,甚至应聘的博士有一半都会问我类似的问题。

但真正了解和懂得“编制”具体含义和实质的可能确实不多。所以,咱们先唠点干货,我来告诉你编制身份到底怎么回事,怎么确定自己有没有编制。

关于编制身份的问题,我专门找了相关文件,根据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各省也会在国家文件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管理制度,但不会违反国家的大原则。

那么,按照我的理解,有没有编制其实和岗位没关系,岗位只是在编制范围内给设定了一些条件。你可以理解为我手里有10个小球,其中3个红色3个黄色4个蓝色,小球是编制,至于红黄蓝则是岗位,你只能在编制范围内设置你的岗位,所以设置4红2黄4蓝也没问题。(不考虑“特聘”的情况,这个单独说)为此,我还专门咨询了一位我所在省份的省委编办的朋友,顾名思义,这个部门就是专门管理编制的,回答应该相对比较权威。

按照编办朋友的说法,没有什么“岗位有编人没编”的说法,也不存在这个人有编制就可以到哪里都带着编制走的情况。学校某个有编制的老师,在入职的时候会聘任到某个岗位,但并不代表这个老师换岗位了就没有编制了。他只会也只能换到另一个有编制的岗位。

实际上,编办有一个实名制的系统,这个系统里对于某个单位有多少编制,这些编制已经占用了多少,空余多少,哪些人在编制库中,都是很明确的。想要入编不容易,同样想要把这个人踢出去也不容易。

给新入职老师办理手续的时候,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向编办的系统提交相关材料,编办审核通过后,这个人就会录入系统当中,占据我们单位的一个编制。如果他离职,这个编制自然会空余出来。

否则,如果离职一个带走一个编制,那编制管理的意义就失去了。还有一种情况,有编制的人员如果走调动手续,是不需要重新走入编手续,只需要调动,当然前提是调入单位需要有空余编制接收。

更多关于编制的tips👇

怎么确定我的岗位有没有编制?

我知道,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编制。最权威的办法就是看你进没进编办的实名编制库。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看到这个比较难,但是你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的相关人员是清楚的。(因为需要人事部门向系统提交材料,编办审核)另外,如果是省属高校,你也可以看看你有没有填写“XX省公开招聘备案表”,这个表要到省里去备案,也是进编制库的要求。

如果要你填了这个表,那大概率是有编制的。(当然,有可能你所在高校人事部门帮你填了这个表,你自己不清楚自己填没填)还有就是看你是否在所在省份的人事考试网上被公示,公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有公示大概率也是有编制的。

另外,你还可以根据招聘公告,是否体现了“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文件字样,一般来说这种公开发布出来的文件会明确是否是有编制的老师。最后,你也可以咨询所在单位人事部门,他们一定是知道你有没有编制的。

服务期的问题

再聊聊大家会普遍遇到的一个大坑——服务期。很多高校为了防止人才流失,都会约定一个“服务期”,如果在服务期满前主动离职,可能会面临退还已经发放的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甚至还需要缴纳一些违约金。具体退还多少和违约金各家高校的规定不尽相同。

尤其是对于有编制的岗位,这样的做法更是常规操作。从高校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为了防范人才流失,当对博士本人,因此而受到的约束就会很大。我们现在很难预想到明年或者后年的事情,更何况服务期往往长达5-10年,这么长的时间,生活发生一些变化或者想要换个地区生活都是常有的事。

违约金的约定往往会比较高,如果你不认真看,离职的时候你会大吃一惊竟然要赔学校这么多钱。虽然你可以和高校据理力争这个违约金,但大概率人家不会因为你而更改协议。所以,要么你已经想好在那里落脚安家,否则这样的协议签署要慎重些。

最后的最后,如果,我是说如果你非要在服务期离职,并且要赔付大笔违约金,那么我建议你在赔付之前可以找个律师咨询一下,别傻傻的自己就赔了。当然,此中利弊要自己权衡,并不是说“会哭的孩子一定有奶吃”。

引进待遇的给付期

第三个大坑,很多学校一开始招聘的时候给你说有XX万的安家费,XX万的科研启动,XX福利……但最大的坑在于,这些福利的兑现时间是什么时候?最理想的时间肯定是你一入职就给你兑现,几乎没几个高校能做到。

这涉及到一个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预算。你的所有待遇,前一年如果没有这个预算,这一年是没办法发放的。所以,除非高校提前量计算得比较充足,否则他想发都没法发给你。比较理想的是过了试用期就给你兑现(如果有编制的老师,是一定会有试用期的,有文件明确)。再差点的是分2年,3年兑现。

最差的是按照服务期,逐年兑现或者逐月兑现。更惨的还有提前预支你的工资奖励,作为引进的福利。这严格来说有点欺诈嫌疑。至于你怎么弄清楚个中门道,建议面试前后,找人才部门的老师仔细聊聊这个问题。如果有白纸黑字的协议更好,没有的话也不必强求,有的时候政策的修改就算人才部门也做不了主,人家不敢跟你白纸黑字的明确。

另外,咨询已经入职的老师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就算协议上说了时限,但真正办理手续的时候学校给你拖个一年半载,你可能也没什么办法。难道要拿着协议去打官司?除非你已经做好离职的准备了。

一些小坑和其他条件

第一个,关于安家费的小坑。我见过不少高校,待遇中提到的安家费实际上除了本校给的安家费外,还有所在省市给的补贴。

省市安家费补贴只要你在本省本市任何一个单位入职都有,但高校不会告诉你。所以,看起来几十万安家费不少了,但你入职别家也一样会有。

第二个,关于保证硕士/博士/博士后招生指标。这点对于想要大展宏图的青椒其实非常重要。如果学校不给你明确招生指标,那么有可能你好几年都招不上学生,团队建设从何谈起,项目课题本子报账谁来打杂?

第三个,工作量、科研奖励、教学奖励等等如何明确。很多学校都有相应的工作量和奖励管理办法,自己在官网找找文件看看,再想想自己能靠着奖励挣多少钱。想想自己每年需要上多少课。

第四个,职称评审规定。因为职称评审权下放给了高校,所以不同学校职称评审条件是不一样的。能不能评上职称对科研人来说是天大的事,入职前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不过,这个条件很可能逐年变化。

到此,如果这三个大坑都能避免,其实已经算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了。完美的工作不存在,权衡好自己的事业发展和家庭,也许才是正确的选择。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介绍

下一篇

全美挂科率最高的美国大学TOP10汇总!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