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大名鼎鼎的ISEF(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是竞争最激烈的高中生科学竞赛之一,每年只有1%的顶尖学生能获奖。 正如诺贝尔奖在科学界的崇高地位一样,ISEF可谓高中生的“诺贝尔”,其难度可见一斑。很多学生可能觉得ISEF望尘莫及,因为它不仅难度极高,时间线长,流程也相当复杂。
机构竞赛科研项目的设计,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认知,掌握呈现科研的关键技巧。具体怎么做呢? 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science fair(科学展会),你可能不知道从ISEF等科学竞赛胜出的关键一环。 你是否认为选题必须要标新立异、看起来非常高大上才能获胜?其实,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关键在于做精彩presentation的能力,也就是向评委“推销”自己的能力。 也就是说,除了选好“research idea”,你最需要“Sell your idea”!
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再次回到Science fair(科学展会)这个呈现形式,并一起来解密高中生科学竞赛的关键。
关键一:海报展板设计
我们通常觉得写出一篇论文paper很厉害,而对poster海报展板的呈现形式知之甚少,殊不知被很多人低估的poster海报展板设计才是科研竞赛的秘密武器!如果去认真研究往年ISEF的得奖项目,就会发现这些优秀的高中生在海报呈现上下了很多功夫:
1. 视觉化:海报通过视觉元素(如图表、图片和关键短文)能够快速传达研究的核心内容。评审和观众在短时间内就能抓住研究的要点和亮点,这是完整论文难以实现的。
2. 互动性:海报展示通常在公开展览或科学展览会上进行,观众和评审可以直接与研究者互动,提出问题和讨论。这种即时交流有助于审核研究者是否非常深刻理解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3. 直观简洁:海报设计精美且内容简洁明了,可以在各种学术会议、展览和研讨会上展示,便于更多人了解和传播研究成果。而论文通常只能通过学术期刊发表,受众范围有限。
4. 强调重点:海报的空间有限,迫使研究者必须提炼和突出研究的最重要部分(Wow factors)。通过这种方式,研究者可以更好地展示研究的创新点和主要结论,而不被次要信息所掩盖。
5. 吸引注意:海报结合文字、图表、颜色等多种元素,提供了一种多感官的阅读体验,能更有效地吸引和保持观众的注意力。相比之下,论文主要依赖文字,阅读起来更耗时且可能显得枯燥
6. 表达能力:制作和展示海报有助于研究者培养简洁明了地表达复杂概念的能力,这在所有科学传播和日常交流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7. 即时反馈:在海报展示过程中,研究者可以即时获取观众和评审的反馈,了解自己的研究在他人眼中的效果,并迅速改进。这种即时互动和反馈机制在提交论文后等待审稿的过程中是难以实现的。
由此可见,虽然论文在详细记录研究过程和数据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海报展板在快速传达信息、促进互动和传播研究成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高中生一定要重视并善于利用海报这种展示形式,以最大化地展示研究成果。
在这里,我们简单展示一下poster海报展板常见的组成部分(根据具体实验不同会更复杂):
1.图表
2. 介绍 - 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你试图找出什么?包括你研究的目的、研究问题和/或假设的描述)
3. 方法 - 详细解释你进行项目的研究方法和程序。(你收集了哪些数据以及如何收集这些数据?讨论对照组和你测试的变量)
4. 研究与理论、已发表的数据、普遍持有的观点和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5. 结论 - 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的结果支持你的假设吗?有哪些应用?)
6. 参考文献/致谢
关键二:现场答辩
学生需要充分准备poster和presentation。这是因为,在Science fair(科学展会)这种形式的比赛中,特别重视学生在短时间、高强度的评委提问下,简短、精彩地表达重点,原因如下:
1. 时间有限:在科学展览会上,每个参赛项目的展示时间通常很有限。评委需要在短时间内评估大量项目,因此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他们的研究核心和重要发现。
2. 信息传递效率:评委需要迅速了解项目的价值和创新点。学生能够简明扼要地表达重点,有助于评委快速抓住研究的核心和亮点,做出准确的评判。
3. 评委专业背景多样:评委可能来自不同的科学背景和领域。用简短、清晰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科学概念,能够让所有评委无论专业背景如何,都能理解和评估项目的科学价值。
4. 沟通能力评估:科学展览会不仅考察学生的科研能力,还考察他们的沟通能力。能够在高强度的提问下,保持冷静并有效表达,是展示学生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方面。
5. 真实的科学场景模拟:在真实的科研和职业环境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常常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不同背景的人(如同事、资助机构、公众)解释他们的研究。科学展览会通过这种高压环境,帮助学生培养这种实际应用的能力。
6. 展示热情和自信:短时间内精彩的表达不仅能够展示学生的知识和研究,还能传达他们对项目的热情和自信。这种真实的热情是评委评估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反映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和热爱。
通过这些高强度、简短而精彩的表达训练,科学展览的目的是培养在未来学术和职业生涯中必备的重要技能。
由于评委特别重视学生在短时间、高强度的轮番提问下,是否能简短、精彩地表达重点,那么我们在做针对性准备时,就要反复练习:
1. 你能否将复杂的科学概念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释给评委听呢?
2. 你的presentation skills是否足够优秀,让评委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你的研究?
在展会现场答辩的评判标准(重要性占比40%):
1. 你对问题的回答是否清晰、简洁、周到?
2. 你是否了解与项目相关的基础科学?
3. 你是否理解结果和结论的解释以及它们的局限性?
4. 你在开展项目时展示了多大程度的独立性?
5. 你是否考虑到项目可能对科学、社会和/或经济产生的潜在影响?
6. 你的进一步研究思路质量如何?
关键三:热情
此外,评委不仅仅是在听你的内容,更是在感受你的激情。你是否能够展示出对自己研究的真实热爱,让评委感受到你的那份投入和热情?这种真实的passion是无法作弊的,评委们一眼就能看出你的真诚与否。
我们的竞赛类产品正是围绕这些关键点设计的。我们提供多对一的师资配备,你会得到多个导师的专业指导,确保在以上的关键环节上做好准备。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赛事标准,帮助你掌握所有必要的技巧和知识。
更重要的是,我们特别注重培养你的sell ideas能力,让你在任何场合自信地展示自己的研究。这些能力也会极大助力学生大学申请的面试环节。
了解这些关键之后,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参加ISEF等竞赛呢?请问问自己 ——
1. 你对科学、技术、工程(STEM)领域有强烈的热爱和学习动力吗?
2. 你希望花足够时间获得良好的研究能力,包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吗?
3. 你具有创造性思维、很强的自律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吗?
4. 你能够清晰、有效、自信地与他人用英语交流你的研究成果吗?
如果你想要挑战科研竞赛,欢迎咨询机构最新的竞赛科研项目!
过去几年,我们看了很多学生的科研案例,从而相信以人为本的科研教育是很重要的。科研的过程不是要拔苗助长,而是希望让学生在能力上真正得到提升。我们希望家长和学生能有相同的理念,脚踏实地学习,发掘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克服种种困难的动力,奖项才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这不仅是为了赢得比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未来学术和职业生涯中的坚实基础和持久热情。
如何确认学术主线
机构科研101项目
如何引导学生尽快找到“学术主线”?这是一个困扰着很多家庭的“难”题。
- 当学生没有具体的兴趣时,家长担心缺乏主线,无法做针对性规划。
- 当学生有多个兴趣点时,家长又担心主线不明确,感到杂乱无章。
- 有时候,学生可能对某些领域产生兴趣,但家长却不确定这是否适合他们。
因此,如何引导高中生去发展、理解和探索他们自己的学术兴趣,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但是,这个过程常常让家长和学生都感到焦虑、无从下手。为什么会如此呢?
因为在探索学术兴趣的过程中,高中生所接触的学科通常受限于学校基础知识课程,比如物理、化学等。尽管有些学生可能会从校内学业中找到兴趣,但是会觉得非常宽泛,要如何在无数高分卷王中脱颖而出?
对一些同学来说,他们的兴趣与学校的课程关系不大。他们可能喜欢艺术史、金融、哲学等学校课纲之外的领域。但是,这些所谓的兴趣可能只是因为听到同学的一句话或看了电影中的某个片段而已。这种表面上的兴趣是否真实存在,还是只是一种虚幻,甚至是自己深入了解后发现并不喜欢的东西呢?
通常,了解自己学术兴趣的途径之一是在暑假参加一些项目。然而,这需要很高的时间成本,而高中阶段只有两个暑假可供利用。如果探索了很久又放弃,家长会觉得“走弯路”浪费了宝贵时间。
或者,学生可以听取前辈学长老师的经历,了解他们是如何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的。有时候,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却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通过一层层的筛选,可以慢慢缩老师围。另外,也可以联系行业内的人,向他们请教,并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让学生们有机会去了解不同行业的内情。但是,可能别人的经历和自己的兴趣不是完美对口的,会产生一些错误判断。
总之,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探索他们的兴趣,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劣势。
机构 101 科研项目
针对大量低年级家长对规划学生学术主线的刚需,机构项目根据7年的经验,设计"机构 101"项目,用最好、最快的方式,帮学生探索学术兴趣。
机构 101有以下优势:
首先,它非常灵活,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大量了解不同学科的特点。这些选题,覆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历史等20个学科领域。
其次,它并不仅仅是理论性地介绍学科特点,而是结合了前人的案例,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不同学科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101特别适合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先前研究经验的学生。
通过分享许多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经历,机构 101项目可以帮助低年级的同学展示其他同学是如何在不同学科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并正确地开展进一步探索的。
每一个选题都有故事性,对于高中生来说,故事性和趣味性非常重要。选择一个切实可行,且有故事性的研究选题,是科研工作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简而言之,机构 101能非常高效地让科研新手同学们快速“懂行”,大大节省学生和家长的试错成本,让学生通过学习大量不同学科领域的选题案例,逐步掌握如何提出和构思自己的学术主线,帮助学生在参加各种暑期项目时更加得心应手。
结课证书
夯实基础
学术基本功
机构科研201项目
刚开始学术旅程的低年级学生,常常会对引用标准的复杂性和学术论文的晦涩语言感到困惑。
“机构201项目:科研基本功”,用4次课,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学会阅读论文、掌握学术引用的格式、了解论文结构,高效打基础!全程共计4次课(每周末上课1小时,共4周),学生大约需要8小时投入(4小时Zoom meeting与4小时课后作业)。
想要做科研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呢?打好基本功,有什么好处呢?
机构 201 科研基本功
如何解决低年级学生科研入门的难题?
通过机构201项目,学生会熟悉论文结构,包括摘要、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熟悉这种结构有助于高效地找到相关信息,并理解作者论点的流程。
阅读学术论文可能令人望而生畏,尤其是对于那些尚未习惯于学术文献中常见的密集专业信息和数据的学生。
那么,上完201项目后,学生会知道,不需要试图掌握每一个细节,而是着重识别论文中提出的主要思想、论点和证据;注意关键词、关键短语和概述作者主要观点的主题句;做笔记、突出重要段落并注释文本,有选择性地阅读表格、图表和附录。通过批判性地评估每篇论文的优缺点,选择那些最符合研究目标和学术标准的论文,来练习鉴别能力,提高科研效率。
打好基础有哪些好处?
扎实的学术基本功,不仅有助于提高高中课内作业的GPA,还能在大学的课业中表现出色!
201项目会通过4节课,用20多篇论文作为案例,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帮助低年级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学科的学术论文要求。
201项目,还会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巧,如有效的时间管理、主动阅读和记笔记等,能够帮助你在高中期间更高效地完成作业。
如果学生去到夏校、要完成大学程度的课程,论文基本功更为重要。大学课程通常比高中更为复杂和具有挑战性,课程需要阅读和理解复杂的学术论文,写作时需要引用标准,学会分析和处理数据。
201项目会展示文科、理科的论文基础知识,让学生在找到学术主线之后,深入探索专业领域,在面对未知知识的学科论文时,更有信心和能力去探索和学习。
总之,扎实的学术基本功不仅能显著提升高中课程写作能力,还能为大学课业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漫长的学术之旅中更加顺利!
从2017年开办至今,共计有600+人次参加,学生将在美国顶尖大学教授的引导下,收获一次非常完整的学术研究经历。机构科研的特色是每个学生的论文都具有“学术性+趣味性+社会性”。截至目前90%校友获得Top 30美国大学录取,30%校友获得藤校录取。
机构科研项目
三大特色
特色一:2 Months in 3 Years
机构引导学生从整个高中的规划角度来看待自己,如何能帮助学生寻找学术兴趣,融合“学术性+趣味性+社会性”,一举多得。
特色二: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机构把定制化学生的需求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定期收集学生的成绩奖项和荣誉,汇报给教授,加强学生和教授的师生之谊。
特色三:High-achieving student pool
机构小而精的特色,吸引了很高质量的校友群体。从往年录取结果比例上看,机构学子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