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教育君为大家介绍了新西兰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基石——新西兰教学大纲(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
除了基础教育,新西兰的幼儿教育水平也全球领先。
新西兰的教育之旅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幼教作为教育的第一阶段,涵盖了从孩子出生至到达入学年龄的整个过程。
新西兰的幼儿教育重视儿童的天性,提倡培养儿童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策略》中,政府制定了“让新西兰成为世界上最适宜儿童和青少年居住的地方”的愿景。
为了实现这个愿景,教育部制定了专门针对幼儿教育的指导性纲领——《Te Whāriki幼儿教育大纲》。
大纲明确了所有幼儿教育服务机构课程开发的原则、学习线索、目标与学习结果,为新西兰幼教课程的质量与效果设定了高标准。
新西兰幼儿教育概况
新西兰的幼儿教育服务主要分为两个类型:教师主导(teacher-led)和家长主导(parent-led)。
分别提供包括教育和托管服务、官办幼儿园、nga kōhanga reo(毛利语言巢)、亲子玩乐中心、家庭托儿服务和游戏小组在内的不同幼儿教育服务。
教师主导意味着教育和照顾儿童的成年人中有50%必须具备幼教服务教师资格认证。
家长主导的幼教服务则更多地强调家长与家庭参与教育的重要性,这些机构更注重儿童与本地社区的关联性,有助于让儿童与外界建立联系,让孩子们学会与其他儿童和成年人相处。
新西兰政府还会为3-5岁的儿童提供每周20小时的免费幼教,以减轻养育儿童的家庭负担,保障更多孩子参与教育的机会。
新西兰幼教大纲有哪些内容?
《Te Whāriki幼儿教育大纲》从广义上解释了课程的概念,包括在幼儿教育环境中直接和间接发生的所有经历、活动和事件。
覆盖了0~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并根据儿童的年龄划分学习阶段,体现出分段式的一体化课程设计思路,既突出了儿童课程的整体性,也照顾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求,有效促进了儿童的连续性发展。
它为幼儿教育服务机构提供了课程框架基础,帮助教育机构“编织”出能够反映自身特色和价值观的本地课程。
大纲主张,所有儿童都享有保护和增进自身健康和福祉的权利、平等获得学习机会的权利、自身语言、文化和身份受承认的权利,以及越来越多参与自身生活的权利。
四个课程原则(Principles)
赋权(Empowerment | Whakamana):增强儿童的权利和尊严
整体发展(Holistic Development | Kotahitanga):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hinengaro)、身体(tinana)、情感(whatumanawa)、精神(wairua)和社会文化等方面
家庭和社区(Family and Community | Whānau Tangata):强调家庭和社区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系(Relationships | Ngā Hononga):强调儿童通过与人、环境和事物的互动来学习。家庭信任能够给幼儿教育提供一个尊重、鼓励、温暖的环境
五条课程线索(Strands)
健康(Wellbeing | Mana Atua):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福祉
归属感(Belonging | Mana Whenua):促进儿童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贡献(Contribution | Mana Tangata):培养社会责任感
沟通(Communication | Mana Reo):发展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
探索(Exploration | Mana Aotūroa):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什么是编织垫(Whāriki)?
大纲的名字“whāriki”是毛利语中“编织垫”的意思。“编织垫”象征着幼儿教育课程,四个课程原则(Principle)与五条课程线索(Strand)交织在一起,共同传达了《Te Whāriki幼儿教育大纲》的核心愿景:儿童是有能力与自信的学习者和交流者,他们身心健康,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明白自己能为社会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新西兰高等教育学院(New Zealand Tertiary College, NZTC)的Phoebe老师在谈及“编织垫”理念时解释道:“所有人都可以站在上面,它是能够承载所有人的垫子。最重要的是老师、儿童、家庭和社区共同合作,把这些原则和线索编织在一起,来构建他们的个性化课程。”
此外,新西兰的幼儿教育还强调全纳教育(inclusiveeducation)的重要性。
新西兰的幼儿教育适用于所有儿童,涵盖性别、种族、能力、学习需求等多样性。课程承诺所有儿童都有权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教师需积极响应每个儿童的优势、兴趣、能力和需求。
除此之外,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也十分重要。
新西兰的幼儿教育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婴儿(infants)(出生至十八个月)、学步期儿童(toddlers)(一至三岁)和幼儿(young children)(两岁半至入学)。
老师、家庭、社区等方面共同努力,以保障孩子们能够“无缝(seamless)”地进入新的学习环境,从而尽可能减轻从幼儿教育到小学阶段之间的过渡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西兰幼师的培养
“Waiho i te toipoto, kaua i te toiroa.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而不是彼此分离。”这句新西兰谚语强调了教师需要合作,共同让孩子享受多重关系的益处。
教师是新西兰幼教服务中的关键资源。教师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反复考量并缜密设计的教学方法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具备广泛的能力,包括支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了解幼教大纲并掌握教学方法、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文化能力、掌握与家长和家庭有效沟通的能力等。
新西兰全部八所公立大学中开设了不少和幼儿教育相关的专业和项目。除了大纲里反复提及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外,实践同样是新西兰幼教培养的重点。
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前往各种幼儿中心进行实习。在新西兰取得的部分幼儿教育文凭在澳大利亚、中国、马来西亚等国受到认可。
新西兰高等教育学院开设了教学学士(幼儿教育)Bachelor of Teach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课程和教学学士后文凭(幼儿教育)Graduate Diploma in Teach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课程。
学生毕业后将有资格在新西兰申请教师注册。同时,这两门课程也在国际上受到认可。毕业生也有资格在澳大利亚申请幼儿教师身份。
重视实践是NZTC的教学特点之一。对此,NZTC的执行总裁James Ward解释道:“我们的毕业生就业率非常高,因为我们的课程中每周必须让学生在幼儿园实习。很多时候我们学生并不经常来学校,因为他们都在幼儿园里面实践。”
此外,James Ward也提到了那些选择在中国就业的毕业生:“我们的学校与中国也有合作,是受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可的院校,所以中国毕业生中也有很多人会回国创办幼儿园,或是在国际幼儿园里担任园长。”
新中在幼教领域的合作
多年以来,新西兰与中国在幼儿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经验交流活动。
新西兰-中国学前教育研讨会(New Zealand-China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ymposium)为两国教育部门官员、学前教育领域专家与广大从业者提供交流的平台,双方积极分享政策经验,共同促进两国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优质发展。
作为新西兰幼儿教育领域的专家,坎特伯雷大学教育学院院长Joce Nuttall教授曾参与该研讨会,并在近期获得了新西兰-中国三兄弟教育合作项目(New Zealand-China Tripartite Partnership Fund)的资助,以支持其“数字转型在早期教育中的应用:建立共享协作平台”科研项目,该项目与上海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和合作,研究幼儿教育中的数字化转型教学法。
“新西兰对中国学生来说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许多中国学生选择进入新西兰高校的教育项目,并且在新西兰成为教师,尤其是在幼儿教育领域。”Joce Nuttal教授在此前的采访中表示。
新西兰的幼儿教育相信,所有孩子都天生具有巨大的潜力。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有助于孩子们实现这种潜力,并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