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资深顾问,我曾看到过同学们做了大量努力准备申请材料,最终却收到了拒信。
为什么呢?同学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
其实啊,这很大概率,是因为同学可能没有真正弄明白招生官想要怎样的人。
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下面几类,你觉得哪些属于对招生管的“误解”呢?
留学申请中,最可惜的就是,明明背景条件符合了这个学校的标准,你却偏要按照你所认为的「学校喜欢的样子」去刻意表现,抛弃了更好的申请策略,错过了梦校。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招生官们真正看重的地方呢?我们又该如何正确“雕刻”自己,在合适的地方发力呢?
老师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一、两个可能的申请误区
我们做留学申请,需要准备的不外乎这几点:
学术能力:GPA,选课的难易,学校的实力,是否硕士
个人经历:课外活动,工作经验,兴趣爱好
文书:更全面展现性格、思考、匹配度
推荐信:导师or雇主怎么看你,学术or企业的权威评价
对学校的了解:有的要写小文书,看你和学校文化的匹配度
常规来想,GPA、GRE/GMAT、文书和推荐信,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吧?
大部分同学开始准备申请,也总是会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然后该约的考试约起来,该做的实习做起来,该找的大牛导师/雇主找起来。
相对的,如果这几个方面没顾好,就会觉得天塌了似的。
真的是这样吗?
2020年《经济教育杂志》的一篇文献,对美国的招生官进行了调查,想要了解申请材料在经济学博士项目招生决策中的重要性。
招生官看中的,可能跟你想的不同。
误区1:推荐信一定要找大牛导师,哪怕你们根本不认识
'We find that the quality of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appears to carry more weight than the prominence of the letter writers.'
推荐信确实很重要,尤其是对于排名前25的热门项目来说。
但是比起写推荐信的人有多牛,更重要的是给你写推荐信的导师,对你的了解程度,能写出你的学术能力和经历细节。
划重点:熟悉你,且最好是教核心课程的老师。
如果你找的导师,在顶会发表过大量文章,有卓越的研究成果,又或者背景是TOP1学校的老教授——但他对你不了解,只能写官话,那对你的加成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最好是平时上课就能重视核心课程,争取考个好成绩;且找机会多和导师建立联系,让老师熟悉你,积极和导师定期更新你的情况。
国内外很多高校,每个学生入学都会有类似于personal tutor的选择,别错过和导师建立友好关系的机会。
另外,如果到了大三大四有研究项目可以选课,最好选择你的核心课程导师一起做project,让导师全方位看到你。
熟悉你的导师,会为你在求职求学路上,披荆斩棘。
误区2:排名越好的学校,越重视GRE
'In addition, the top programs appear to place more emphasis on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strength than lower-ranked programs, which value quantitative GRE scores more highly.'
毕业季,许多同学都在猛冲刷G,甚至为之夜不能寐。
有时间,英语底子好,多刷题,好好考。
时间有限,那就集中突破GRE的Quant,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有优势的。根据文献,大部分学校,都更重视Quant分数。
并且TOP25的学校,往往GRE Quant都非常高,接近满分。所以对于T25的学校,一般候选人的GRE成绩差不多,更多会考量其他因素,来区分差异性。
但如果实在紧迫,也不用绝望,放轻松,放轻松:推荐信很扎实,你甚至可以不用GRE成绩。
T50排名靠后的学校,GRE分数越高越好,而且不能偏科,语言部分也要好,就会比较有竞争力;
反而那些排名顶尖的,有的项目甚至松口,不用提供GRE成绩。它们会更重视你本科和研究生项目的排名。
另外,研究项目是其他课内外活动里,招生官更看重的部分。结合推荐信的逻辑,再次强调,有合适的project不要放过,勇敢冲。
总的来说,如果你时间并不够完善所有的方面:
1、优先增加研究能力方面的背书,提高推荐信质量;
2、数理能力不仅在理工项目很重要,商科也很看中;
3、时间有限优先提高GRE Quant分数。
当然,具体的情况,最好能找到对应学校项目的class profile,去看最近一年录取的学生画像。
二、如何科学做好准备?
可能你会说,只有这些还不够直观,而且上面的文献主要讨论博士。那么我们接下来,直接去学校官网来看看。
比如下面这个,就是MIT MFin(麻省理工大学金融研究生项目)2023年招募的学生画像:
https://mitsloan.mit.edu/mfin/apply/class-profile
可以看到,他们招募的学生里,不光是有商科背景的,工程、计算机、法律等本科专业也是收的;而且他们比起经济学、商业这样看上去完全对口的专业,数理专业是他们最喜欢的学生,占了最高的31%。
以前就曾有数学专业的同学找到我们,很发愁:难道只有毕业继续读数学,然后教书,这一条路了吗?
这个class profile就是学校给你的答案:快到碗里来!MFin欢迎你!
另外,录取的学生里,平均GPA是3.83/4.0。这也就意味着,哪怕你比这个分数略低,也是有可能够一够的。
往年我们还有一个被问得很多的,就是GRE成绩没有怎么办。profile还专门展示了GRE的数据。
Quant部分中位数是169,是给你做一个目标参考。更关键是下面的一行小字,some were admitted without a test score,这意味着,录取的学生里,有的可以不需要具备GRE成绩!
这里也侧面印证了前面文献所说,顶尖项目的学生GRE Quant大多都很高,不是什么特色,有意向的同学可以把分刷高点。但是如果其他方面很强,GRE也不是非提供不可。
你还能在官网深扒Suggested Background,之前针对MIT MFin项目我们也写过文章,欢迎点击阅读:2023/24 | MIT 金融硕士,除了具备GPA 3.8+,GRE Q169,数理背景究竟要有多好?
又比如耶鲁大学资产管理项目(Master's in Asset Management)2024年的画像里,我们可以看到,有80%提交的GRE分数,20%提交的GMAT,并且分数区间也都清楚地写在profile里了。
https://som.yale.edu/programs/mms-asset-management/student-experience/class-profile-class-of-2024
并且他们也比较青睐经济学和数理背景的学生:
顺带一提,也有同学表示一看Class Profile后,很是被劝退。
最后说的话
这时候,如果我们回到开篇我们提到的那些常见担忧,你会觉得都不是事儿:
GPA或者语言成绩不够,不一定早早被淘汰,你可以在推荐信上发力,牛校甚至可以无G申请;
低年级曾有过挂科,但你综合看来,数理学科是不是占优势?那还有救;
没有多少相关实习&社团活动,但你研究能力强,发表文献、参加会议、当过研究助理,更有竞争力;
文书不是救命稻草,是帮你跳一跳够得着的垫脚石;
数理背景好,在金融硕士项目甚至可能更吃香;
......
希望大家在申请的路上,捋明白真正该发力的方向。看清眼前路之后,申请的脚步会轻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