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在4岁时跟随父母来的加拿大,从1年级到4年级上的是本地的一所公校,5年级到12年级在一所私校(男校)。在整个学习阶段,他都不算是别人眼中的学霸型孩子。
他更喜欢社交,爱好也更多地体现在运动型的课外活动,比如羽毛球、篮球、排球等,在这些运动项目中都是主力队员。他还跟妈妈坦言过,自己在10年级之前基本不进图书馆,因为静不下来,坐时间长了觉得吃力。
但从10年级开始,Michael的自我驱动力开始逐渐启动,尤其是来自同龄孩子的互相正面影响,越来越留意、寻找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最明显的变化是,从以前几乎不去图书馆,到后来变成图书馆的常客。
现在,12年级的Michael已经提前拿到了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NYU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提早录取的Early Action,实现了自己一直想去美国读商科的愿望。
Michael妈妈最大心得体会就是不要刻意鸡娃,尤其是高中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减少硬性管教,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尊重和支持。
我们就有请今天的主人公Michael妈妈,和大家聊一聊这一路是如何走来,陪伴孩子,提供理解和支持,最终收获惊喜。希望能对你我都有所启发。
Michael何时开始考虑申请美国大学的?
Michael在高中时就表现出了对business领域的兴趣,那时就参加了学校的一个相关club:Deck Business。很自然地,在9、10年级的时候,就萌生了去美国读商学院的想法。
为了在方向上可以更好地支持到孩子,9年级时,妈妈给Michael报名开始接受加拿大教育发展顾问机构IvyShuttle的辅导,而这成为孩子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另一个关键性和方向性的指引是,妈妈报名让Michael有意识地参加了两个不错的夏令营,这也直接助力支持到了他的自我动力和自我探索的开启。10年级时,Michael参加了为期1个月的SHAD(加拿大每年7月为成绩优异的高中生举办的Summer camp)。
11年级时,Michael参加了Yale Young Global Scholars (YYGS),这是一个面向全球优秀高中生的学术项目。每年夏天,来自150多个国家的学生都会在耶鲁历史悠久的校园里参加一个为期两周的跨学科课程。
Michael如何安排学业和课外活动?
Michael很推荐大家有一个热爱的体育运动,因为坚持运动本身对身体也好。相应的校队、赛季也是值得考虑的。
在学习成绩上,Michael比较看得开,比如认为85分和90多分本质差别不大,分数不代表全部。他个人更看重人际交往以及全面、平衡的发展。所以,整个高中阶段,无论是学习还是参加课外活动,Michael都是积极阳光地面对。
在高中时,除了运动竞赛类的课外活动,Michael还发起了一个公益性支持非洲孩子的项目“Smile Across the Board”,即发动学校的学生给对应的非洲的学校用信件进行交流的活动。这让他的个人经验和领导力等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家长如何帮助和支持孩子?
曾经有段时间因为孩子的社交比较多,Michael妈妈担心会影响他的学习,和孩子发生过争执和碰撞。在高中时期,一个明显的感觉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是通过征服父母来征服世界的。
后来,妈妈改变了心态,不再刻意去鸡娃,而是首先尊重、支持孩子,让孩子完成自我探索,而不是家长的横加干涉和家长式直接意志的执行。
其次,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因为重视孩子的学习,而牺牲和孩子的关系。
然后就是在大学升学过渡阶段,在一些关键性、方向性上给与指引。
作为家长,最想分享的经验是什么?
1. 最应该的是:支持孩子,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点、充分的自信心。
2. 最不应该的是:对孩子硬加干涉,甚至替孩子做主,选课程、选专业等。
再次感谢Michael妈妈坦诚、敞开和务实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