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中要求的托福、SAT硬性成绩是在“制造焦虑”吗?

这两天刷小红书,偶然刷到某个留学营销号放了一张上海平和学校家长会PPT截图。

讲真,国际高中要求的托福、SAT硬性成绩,是在“制造焦虑”吗?

▲ 原文很长,出于篇幅限制,我只截取了部分文字。

营销号还引用了一段学生家长的口述,我给大家捋了捋逻辑框架:

孩子想去美国学物理,家长决定从体制内转轨到国际高中。看到平和学校给家长做了一个粗略的三年规划,屏幕上各种托福SAT”的硬性成绩,顿时感到焦虑不已。

妈妈认为,学校定的高一托福拿100分对体制内的孩子来说,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孩子性格好强,觉得没什么,当务之急是攻破语言关。开始上AP课程后,却经常感叹转轨转晚了...

▲ 从体制内转进国际高中的孩子be like

妈妈越想越害怕:送孩子去国际高中,是看到国际高中生采访说氛围轻松,转轨本是想给孩子更轻松的教育环境,没想到平和藏龙卧虎,学生都很优秀、学习超级卷,害怕孩子从一个“内卷”的坑,跳到另一个“内卷”的坑。

拉到底下一看,果然营销号评论区吐槽一片:

讲真,国际高中要求的托福、SAT硬性成绩,是在“制造焦虑”吗?

作为10多年前从平和高中毕业的老师,我很好奇母校给的建议,是不是真的在给学生制造焦虑?

于是,仔细瞅了瞅平和家长会的PPT截图:

讲真,国际高中要求的托福、SAT硬性成绩,是在“制造焦虑”吗?

从图中看到,平和最终给到高三学生的建议是:

托福尽量考到110+(小分不低于25+),SAT考到1530+。高一到高二硬性成绩貌似是基于这个小目标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推演。

对此,在下有三点拙见:

1、这是给一小撮人🤏的规划

显然,平和这个规划路线不适用于所有美本申请者,而是针对一小部分想冲Top30、藤校和顶尖文理学院的学生设定的。不愿卷进美国顶尖大学的人,千万别对号入座💦

实际上,我之前有用各家学校Common Data Set数据估算过,美国综合性大学Top30和文理学院Top10,一年录取的国际生人数大概在9,100人。

Open Doors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22-23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占国际生人数的27%,推算出美国Top30大U和Top10 LAC一年录取中国学生约为2,400多人(不包括有美籍或绿卡的申请者)。

也就是说,平和这套规划是为想挤进“每年美本申请2400多个坑位”的同学准备的。

假设学生家长很佛系,不想冲顶尖美本,对申请结果没要求,愿意给孩子彻底躺平的高中教育,没必要按国内第一梯队国际高中的要求来卷。

2、平和的规划还是“松了”

平和建议的“托福110+,SAT1530+”是我2018年入行时,圈内默认的美本Top30申请基准线,放6年后的今天来看,定的算宽松的了。

我前阵子用Top50大学官网和CDS提供的数据,推导出来的GPA和标化考试要求是:

1.GPA达到年级前10%。学术分数没有硬性规定,因为美国名校更在乎年级排名。如果一定要给个参考标准:最好3.9/4.0,上不封顶。

2.如果你SAT分数考到1550,或者ACT考到35,标化成绩这一块够用了。

达到上述2条标准,所有美国大学都能申请。

不信?请看我总结的两份官方数据表格:

👇滑动图片,查看T50大U和LAC录取者GPA数据

讲真,国际高中要求的托福、SAT硬性成绩,是在“制造焦虑”吗?

👇滑动图片,查看T50大U和LAC录取者SAT数据

讲真,国际高中要求的托福、SAT硬性成绩,是在“制造焦虑”吗?

倘若你还是不相信官方数据大可以打个飞滴飞到美国,推开Top50美国大学招生办大门,直接找招生官当面理论。

这里再分享一个十年前的案例:

我2012年申请美国大学,当年申请上海圈内热心家长们总结出来的基准线是“托福105+,老SAT分数2250/2400”。达到这个成绩,基本保证你挺过所有美国大学的第一轮筛选。

那时平和IB招人不多,全年级2个班,60人不到。我IB预估分42/45,正好卡在全年级Top10%这个档,托福考三次才拿111,SAT2200分。

举自己的例子并不是想凡尔赛💦平心而论,我的分数不算什么...跟当年上海和美高的卷王相比,只算达到Top20申请基准线,跟现在的平和学弟学妹的IB成绩、课程难度更是没法比...

对中国籍申请者而言,美本申请的规划初期就是毫无捷径可走的:你想冲Top美本,必须先搞定语言标化成绩,考过一定的基准线,这是由美国顶尖名校录取坑位的供需关系决定的潜规则。

10年前如此,如今亦是如此,唯一变化的是录取难度逐年增长,这里贴一张梗图,逗大家一乐:

讲真,国际高中要求的托福、SAT硬性成绩,是在“制造焦虑”吗?

3、硬性分数 > 幸存者偏差的个人案例

最近我观察到,很多小红书留学营销号喜欢大肆宣扬这样两套逻辑:

一、“硬性分数”是瞎编出来的

“这些托福、标化的硬性分数是国际高中、留学机构瞎编出来制造焦虑用的,人家学校官网明明写着,托福只要105分就够用了嘛...”

关于这点,我想用以下这张梗图来回应。

学校官网信息代表了国际生录取的最低标准。语言和标化成绩对招生官来说是很好用的筛选人的工具。

尤其对斯坦福大学这种顶级名校而言,每年符合录取标准的申请者是实际录取人数的好几倍。

这里引用一下斯坦福招生主任Richard H. Shaw早在2007年写给LA Times的原话:“GPA4.0的申请者人数是斯坦福录取者的4倍以上。”

讲真,国际高中要求的托福、SAT硬性成绩,是在“制造焦虑”吗?

对于UCLA这样,上个申请季收到14.6万份材料的UC系大学更是如此。如果招生官不先给国际生的语言标化成绩划一道线,又怎么从众多申请者中筛选出合适的人才呢?

试想一下,假如UCLA招生官从活动奖项、文书直接开始看,他们面前可是摆着14万份申请呐,一轮扫下来,估计眼睛都要看坏掉了...

二、有人没达到硬性分数,也被名校录了

“我身边、我认识、我听说的某某某没有达到硬性分数也被藤校录了。希望大家不要被门槛考试的内卷蒙蔽双眼,反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

请告诉我,什么叫美本申请“更重要的东西”?

美本申请体系讲究的是整体评估(Holistic Review)。学术成绩、标化考试成绩、课外活动和奖项、申请文书、推荐信、面试等因素都会影响录取结果,所有材料都很重要。

但从招生官筛选材料的先后顺序来看,语言标化成绩是第一道门槛。

你问我有没有特例?

当然有。美国名校招生官会对个别美高、UWC和大陆的国际高中降低门槛。业内把这批学校称为目标学校(Feeder School/Target School)。

顶尖名校招生官每年定向从这些学校录一部分人,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高中的学生很优秀,生源质量有保障,学生既然能胜任高难度的国际课程,语言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外加有些招生官跟高中辅导员(Counselor)私下关系很熟...

故只要你进了这些目标高中,GPA达到全年级前10%,有些辅导员会主动把资源倾斜给你。有的学生甚至无需达到硬性分数标准,就能精准预测到自己被录的概率,美美等候Offer从天而降。

我一般把这些“目标学校”的案例,视作美本录取的“幸存者偏差”,因为这群学生的背景对于中国籍、特别是大陆高中的多数申请者而言,不具备参考性。希望大家找对标案例之前,先认准自己的高中处在哪个池子(Pool)

这两年看到最离谱的小红书帖子,莫过于营销号把美高几所哈耶普斯麻Feeder School录取案例,熬成一碗浓浓的鸡汤,喂给大陆普高/非目标国际学校的学生家长喝:

“你看,这些孩子背景很普通啊。标化没达标,没冲大奖,只因他们追求了热爱的活动,文书中以一片赤诚之心打动了招生官,才被梦校录取。他们都能被录,相信你也一定行!”

合着您这是丝毫不提这些人所在的高中是什么pool,手里拿的绿卡或美籍身份,给他们降低了多少录取门槛呐💦这群学生踏入顶级美高那一刻起,半只脚就踏进了哈耶普斯麻及一众藤校。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年AP 3大变革!心理学、物理、计算机考纲都有变动!

下一篇

2024 A Level夏考成绩背后的评分流程与评定标准细节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