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留学圈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出国读博要尽可能避开亚裔、女性、助理教授、未婚这四类导师。
大部分人普遍认为这四类特性的导师可能更容易push学生,或性格怪异,或不善与人沟通等。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对于选择海外读博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选择合适的导师?
图源:知乎
选了大家口中的“四类导师”,我觉得...
太香了!感谢上天赐予我“完美”导师
A同学
“我的导师算是上述四条全中,但是似乎并没有大家所说的问题,相反和我非常对脾气。之前申请的时候只拿到她的全奖offer,虽然当时有所顾虑,但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就读。就读之后的体验非常nice,导师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生活上乃至情感上都很关心我(可能是因为年龄相差不大的原因)。
不仅如此,导师基本都是卷自己不卷我,有些时候可能我早就睡了,但导师熬到两三点还在给我看论文初稿。而且每次回国,导师都会带上我,只要她有露脸的机会都会介绍我。
作为开山大弟子,从起初的压力山大、焦虑不安,到现在的万分庆幸,我觉得导师真的做到了我心目中的‘完美’导师。”
心累,和导师沟通基本等同于无效
B同学
“我的导师是一位40多岁的单身女性,副教授。之前我是经国内的导师推荐到她门下读书的。读博刚开始的时候沟通还算顺利,并且整体进度也还说得过去。但越到后面发现和导师的沟通基本无效。
很多时候导师不知道为何完全不将学生的研究进度放到心上,前一周汇报的东西第二周全部忘光,有些时候针对问题达成的共识总是要推倒重来。
不仅如此,导师非常敏感,我们可能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会让她大发雷霆甚至又哭又闹,这让我们组会完全不敢多说一句话,私下当然也不会和她有过多接触。现在自己只想尽快毕业,脱离苦海。”
求毕业
后悔,读博期间被导师折磨到抑郁
C同学
“我的导师是一位年近45岁的单身男AP,之前一直觉得AP由于晋升的需要可以多发表论文,这样也便于日后找好工作。然而,来到加拿大之后才发现一切并非如此。
首先,导师平等的看不起每一位学生,经常会用各种非常冒犯的言语来训斥我们,有时组里的师哥师姐在规定时间内没完成任务还会受到各种威胁,例如要求退学、归还奖学金等等。
而且,导师在学术上对我们几乎没有任何指导,整个课题组都在从事几乎和科研方向不相关的项目,因为基本都是导师拉来的横向课题。眼看自己已经博四,但毕业的事情几乎遥遥无期,很焦虑,最近已经开始到学校的心理医生处咨询了。”
挺好的,我和导师就像哥们一样相处
D同学
“导师18年毕业于新加坡,后来到我们学校竞聘AP,目前还处于非升即走阶段。我是导师的第二个学生,第一个师兄已经顺利毕业。我们组三个人的关系非常融洽,大家平日里还会一起外出打台球,聊八卦,关系就像是哥们。
但是即便如此,导师并没有放松日常在学术上的要求,该批评我们的时候还是严厉指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导师并不会push我们,而是希望我们通过个人的内驱力来完成科研项目。所以博士这几年就读体验非常良好,目前我国内的硕士师弟已经被我推荐到博导名下打算继续攻读博士。”
出国读博是否要避开上述四类导师?
网友针对此问题也引发热议。网友的意见几乎一边倒地指出目前这种现象几乎已经不存在,一些青年教师即使身上有此类标签,但依然和学生们能够打成一片,并且学生的就读体验比较好。
图源:知乎
有的网友分析了为何这四类导师会遭到学生们的“排斥”,有的网友认为,这四类导师在西方社会的生活压力较大,在迫于生计的情况之下可能需要通过push学生来达到自己的考核要求或是解决经济问题。
图源:知乎
也有的网友认为,该问题应当分情况讨论,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可能的确存在此问题,并且该问题也是由于之前的生存环境与文化所导致。
而对于一些新教师,尤其是已经有过多年西方学习、生活经验的老师来说,出现此种情况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因为TA们有着更强的共情能力,能够体会学生的不容易。
图源:知乎
我们不应当机械地根据上述标签来分辨老师,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
01、在正式入学前与导师多沟通
与导师加强沟通能够充分了解导师的性格以及办事方式,如果不合适还可以及时止损,降低沉没成本。
之前身边的一个朋友在申博之前就保持和导师的沟通,但时间一长发现导师讲话非常刻薄,经常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在入学之前,朋友及时止损,放弃了offer,转战其他学校。目前已经顺利毕业。
02、关注导师的学术主页和个人主页
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个人主页和学术主页相当于门面,如果是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的教师,通常会非常注重这两个主页的内容。因此,从这其中也能窥探出一些门道。
例如,有的导师会将自己所有毕业生的信息放在官网上供大家参考,这类导师通常比较在乎自己学生的发展,自然进入这样的课题组也会受到导师的关注。
还有的导师会展示所发表的论文,这里可以看一下导师是否有过多的一作文章是否与之前毕业生有持续性合作等。这些都能判断该导师的学术风格以及为人处事。
03、通过各方渠道获取一手信息
学术圈很小,同一个方向的教师或博士生可能彼此都认识。因此,可以通过其他人从侧面了解自己导师。
例如,可以在套磁前先套磁一下该导师的学生,了解组内基本情况。或是套磁该导师所在院系其他组的学生,从TA们的口中能够获得更加客观的评价。
总之,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人脉资源和社交媒体,尽可能获得更多信息,辅助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