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 App的活动列表栏目每个只有短短150字的填写空间,但是为什么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呢?
这是因为对于美本申请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而这个形象一半依靠文书,另一半就依靠你的个性化活动经历。不要小瞧这150字的空间,写什么?怎么写?先写谁?每个细节都大有讲究!
01、哪些活动可以填进活动列表?
Activities活动列表是CA系统中7个核心填写板块之一,其余6个人信息、家庭情况、教育程度、考试成绩、文书写作和课程和成绩。其中活动列表这栏我们最多可以填写10个活动,内容可以是竞赛、公益志愿者活动、社团、兴趣活动、个人爱好等等。每一个活动可以填写150字符的介绍。
耶鲁大学招生官就曾在播客访谈中表示,活动列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其实没有明确的规定,但这正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来给申请者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东西/经历。
02、活动列表必须填满吗?
答案当然是不一定!
有些同学会觉得既然有10个空,那就一定要填满,不然怎么能有竞争力呢?这种时候,他们通常会把所有的活动不经挑选地往上填,或者是把一个同类活动拆成好几个,直至填满所有的空格。
而实际上,通过活动列表拉开与其他竞争者差距的绝对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因此更为关键的是——
▶ 用150字突出鲜明的个人形象
招生官在150字的信息中,想要捕获的是你在这个活动中的投入、成就以及领导力、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想要透过这个活动经历来了解你这个人,所以挑选那些最有代表性的活动去填写就可以了,并且着重于展示你在活动中的定位、产出的成果,以及在活动中的成长。
▶ 顺序排列有讲究
另外在填写活动列表的时候,先后顺序还是有点考究的。一般情况下,文书中写到的活动可以列在第一项;其余的活动按照类别归类,按照活动时间由长及短的排列。
还有的同学会根据不同的学校vibe来排布自己的活动列表,把最能体现学校最看重特质的活动放到最前面,也是一种吸引招生官的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在写进活动列表的活动中,至少要有两项是非学术类的活动,比如社区志愿者等。
03、如何规划自己的活动?
想要呈现一份亮眼的活动列表,首先得有丰富的“好素材”,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盲目从众随大流的活动更不可取。
▶ 复制粘贴别人的活动 ≠ 同样的成功
在holistic review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经历都有一份独属于自己的特殊意义。
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年我们在给大家分享成功案例时,说的都是引以为参考,而并不是复制粘贴,你要学会如何通过活动呈现出你自己的闪光点。
▶ 自己的兴趣 ≠ 别人的兴趣
好的活动选题是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探索,去了解自己,发掘你的热爱所在,通常不是家长或老师可以强加的,更不是跟风跟出来的。
这里我们给大家推荐一个选题公式:
最终选题=解决办法Solution+问题本身Problem+问题情境Scenario
解决办法Solution
问题存在的条件和情境有哪些?比如问题是否只对某个特定年龄段产生影响?问题对个人、群体、社会等角色是否都有影响?
问题本身Problem
在选题时可以提前思考是否有行得通的解决方法,此方法是否超出你能力范围太多?有多大的概率可以完成并落实解决方案?
问题情境Scenario
问题存在的条件和情境有哪些?比如问题是否只对某个特定年龄段产生影响?问题对个人、群体、社会等角色是否都有影响?
▶ 持之以恒的活动才能“立住人设”
比起时间多、类型多的活动,持之以恒的活动才更值得别称之为一个好活动,能够让招生官在看到你的信息第一眼就了解你是怎样的人。例如,23FALL拿到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双丰收的L同学,就靠自己的活动“立住人设”:
“Learning to Learn” 乡村教育项目搭建,号召800+老师,5000+学生参与其中;
坚持4年太阳花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支教;
长兴岛助农项目发起人、夏季旅游嘉年华策划者,并发展为固定活动;
围绕中美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影响、西方文化与个人主义的关系等话题的多段科研经历
这些活动基本都是围绕同一个领域开展,并且不少都是长期参与的活动,可以看出她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并且能够用自己能力去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