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CNAP和CNAD都将在接下来进入中国站环节!晋级的同学们应该提前了解中国站的规则细节,以便提早备赛。
因为CNAP和CNAD的中国站地点和流程上有众多相似,所以机构今天就为大家一起介绍CNAP和CNAD中国站流程规则!
2025年度主题
科技与人类 Technology and Humanity
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赛博朋克……电影中的情节正在现实中逐渐发生,但你是否了解一切的起点?当“计算机”还不是真正的“计算机”,当电脑还可以占满整个房间,那时的科学家们可否会想到,短短几十年后的今天,人类已进入了全新的科技纪元。2025 活动季,我们将一起探索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文化、经济和艺术的影响,洞察新技术的出现如何带来革新风暴,人类又是如何在面对、适应科技变化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希望这场通识学术之旅,能够帮助同学们洞悉技术发展的本质,思考科技与人类的融合,在科技变革的时代成为创新者和领航者。
中国站时间安排
中国站学术环节
1、客观知识测评
CNAP
考察范围:各学科Activity Resource所有内容
考察形式:每学科30分钟限时作答,除数学外每学科40题,数学30题,题型均为单选题
单科总分:1000分/科
个人总分:所有学科单科得分之和为个人总分,满分5000分
团队总分:团队内个人总分前三之和为团队总分,满分15000分
CNAD
考察范围:各学科Activity Resource所有内容
考察形式:每学科30分钟限时作答,除数学外每学科40题,数学30题,题型均为单选题
单科总分:1000分/科
个人总分:所有学科单科得分之和为个人总分,满分7000分
团队总分:团队内个人总分前三之和为团队总分,满分21000分
2、分析性写作
CNAP
个人独立完成线上限时30分钟电脑写作,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纵深的理解和延展能力。在该环节中,学生需从给定的4个与不同科目相关联的题目中(除数学外),选择一个学科的题目完成写作,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篇 150 词以上的说明/议论文,展开自己对于 Activity Resource 中的事件、概念、现象的讨论与观点陈述。该环节满分1000分。
CNAD
个人独立完成线上限时30分钟电脑写作,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纵深的理解和延展能力。在该环节中,学生需从给定的6个与不同科目相关联的题目中(除数学外),选择一个学科的题目完成写作,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篇 150 词以上的说明/议论文,展开自己对于 Activity Resource 中的事件、概念、现象的讨论与观点陈述。该环节满分1000分。
3、主题演讲
CNAP/CNAD相同:
主题演讲不仅检验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掌握与整合能力,还强调逻辑表达、团队协作、和创意呈现方式。团队从官方提供的主题库中自行选定感兴趣的主题方向,并基于所选主题进行深入讨论与信息搜集,明确演讲目标并确定一个与主题紧密相关的演讲题目。
团队内成员可充分发挥个人特长进行分工合作,规划与排演演讲内容,鼓励在内容呈现上加入创意元素,如情境模拟、互动、角色扮演、道具辅助等,以增强演讲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并于中国站现场面向评委完成正式备稿演讲与即兴问答,总时长10分钟。该环节满分1000分。
环节内容:
备稿演讲(6分钟以内):团队内每位成员都需进行演讲展示,共同呈现演讲主题,超时会被打断,时间不足6分钟不会被扣分。
即兴问答(4分钟以内):评委将针对演讲内容、演讲准备过程等进行随机提问,任意队员可自由回答。
评价标准:①跨学科整合运用②结构与逻辑③演讲效果④演讲表达⑤观点创意性
4、团队超级问答
CNAP/CNAD相同:
中国站现场将由读题官朗读英文题目及选项,读题完毕后开启10秒倒计时,供团队所有成员讨论并作答,倒计时结束后立即公布答案。出题范围来自各个学科Activity Resource中的知识内容及通识知识。该环节将考验团队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现场快速抓取知识的能力。同时,紧张压力下的自我调节与团队间的默契配合和快速决策,都是这个环节的制胜要素。
前15题为Basic轮,包含各个学科内容相关单选题;最后5题为Bonus轮,题目将涵盖更广泛的通识知识,更考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积累
5、迷你博物馆
CNAP/CNAD相同:
迷你博物馆环节结合跨学科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旨在通过创意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展品展示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整合,体现创新思维和学术深度。展示内容可以包括研究模型、手工装置、展板或数字化展示等形式,体现团队在跨学科领域的知识理解与创新思维。
在中国站现场,学生需用英语向评审和观众介绍展品,展示学术沟通与表达能力,提升英语思维、社交技巧和展示能力。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展示跨学科研究成果,还提升了学术深度、创新思维和沟通能力。展品主题可从组委会提供的题库中选择,且至少涉及两门学科的交叉研究。此环节总分为1000分。
环节内容:
现场布展环节(约20分钟):完成展区布置,包括布置展品,设置展览介绍与活动交流区,为正式展览做好准备。
专业评审与交流环节(约1小时):所有参与学术全能活动的队伍将同场进行展览、接受专业评定。专业评审逐一点评并给予反馈及评定。在评审其他组别时,现场观众、家长、教练及其他队伍成员可自由浏览展览作品并参与互动交流。
环节闭幕与撤展(约10分钟):评审环节完成后,所有队伍需要回到展位,依次有序地完成撤展、离开展厅。
评价维度:①完成度②展现跨学科的学术思考③创新设计与展示④团队能否阐述作品理念并进行学术交流。
6、学术研究博览
CNAP/CNAD相同:
学术探究博览环节通过跨学科知识整合与创意思维展示学术成果。学生从题库中选择研究主题,围绕跨学科问题进行研究,并明确解决路径。通过创意学术海报的制作,学生以图文、色彩和设计展现研究成果,表达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方案。
此过程不仅体现跨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还通过跨队交流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和沟通技巧,拓宽思维视野。最终,学术探究博览环节将提升学生对跨学科问题的理解、思考、合作能力,并展示创意与协作成果。该环节满分1000分。
现场环节与时间设置:
学术海报制作环节(60分钟):团队共同完成学术问题的研究与海报的制作。允许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查阅资料,团队可参考前期完成的Process book完成对研究问题的回忆与梳理。
跨队交流时间(20分钟):相邻队伍进行海报创意交流,讨论问题研究、创意、解决路径及建议等。组委会鼓励队伍将此环节视为学术交流,团队间也可讨论其他感兴趣的学术内容。海报自由展示时间(35分钟):参与学术全能活动的所有队伍将在展示区展示海报,并可自由浏览、交流和点评。展示结束后,队伍有序离场,组委会将组织评审进行最终评定。
评价维度:
专业评审将考察海报作品是否具备问题结构的完整 (Completeness of Structure),问题分析的质量 (Quality of Problem Analysis) ,内在的关联度 (Internal Consistency) ,以及海报创意与美观度 (Creativity and Aesthetic Appeal) 。
中国站非学术环节
1、开幕式
全国团队集结,亮相全能舞台。
2、社交晚会
丰富多彩的社交游戏与节目表演,享受紧张任务完成后的绽放。
3、年度主题挑战
“科技与人类”年度主题限定挑战,等待你的“神秘”支线任务会是什么?
4、闭幕式
回顾心路历程,与并肩作战的队友、教练一起,感受专属于你们的荣誉时刻!
着装要求:CNAP/CNAD中国站全程建议学生穿着正装参与,男生建议穿着西装,女生建议穿着套装或连衣裙。
中国站荣誉与进阶
CNAP
全球站进阶总分为5000分,由三个环节分数构成:
客观知识测评(占比60%):原始团队总分为15000分,将按比例换算为3000分;
主题演讲(占比20%):团队总分为1000分;
迷你博物馆(占比20%):团队总分为1000分。
IAP晋级条件:邀请制,全球站晋级比例预计为15%-20%
根据年级组别进行分组:6-7年级为一个评选组,共计15支队伍;8 年级为一个评选组,共10 支队伍
城市联队按队内最高年级组别归属,统一计算,不单独分组
每个年级组别内,每个学校最多可晋级 2 支队伍
CNAD
全球站进阶总分为5000分,由三个环节分数构成:
客观知识测评(占比60%):原始团队总分为21000分,将按比例换算为3000分;
跨学科主题演讲(占比20%):团队总分为1000分;
迷你博物馆(占比20%):团队总分为1000分。
IAD晋级条件:邀请制,全球站晋级比例预计为15%-20%
不区分组别,开放候补,直到名额满额
每个学校最多可晋级 2 支队伍
个人总分的构成:每个学生所有科目在客观测评中的得分之和;
团队总分的构成:每个团队个人总分前3名的得分之和;(举例,4名同学的队伍,个人总分分别为:4000,3000,5000和2000,则团队总分为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