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Locke冠军秘籍:怎么写出一眼就能打动问卷官的论文

John Locke放题后,机构收到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怎么写好一篇John Locke”的咨询。

机构前段时间,也特别邀请了John Locke的往届获奖者和阅卷官,举办了一场精彩的线上分享会。Kit、Oliver 、Marc,三位不同身份的分享人,带来了关于Essay写作、评审标准以及备赛经验的第一手干货。

如果你正在准备2025年的John Locke竞赛,这篇总结千万不要错过!

○ 主持人&嘉宾 ○

主持人Chengkai

机构人文社科总监

Chengkai导师本科毕业于牛津大学Brasenose学院政治经济哲学(PPE)专业,目前获得Schwarzman Scholarship在清华大学就读硕士学位。他曾获得12A*GCSE和2A*s2As并收到过5封来自英国顶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在牛津期间,他主修英国政治历史、政治社会学、全球经济史和中国政治。他有丰富的PS文书修改与牛津剑桥模拟面试培训经验。

辅导学生已成功录取牛津大学PPE和经济与历史专业。在学习之余,他热衷于辩论和模拟联合国。他曾担任牛津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和牛津中国论坛的财长。除此之外,他是世界上最大学生辩论社团–牛津辩论社的首位国人秘书长和图书老师(副主席)。

Oliver

Oliver在牛津大学学习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他们在学术写作和录取辅导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曾担任约翰·洛克学院心理学论文奖的阅卷员,负责第一轮、长名单和第二轮、短名单的论文。这一经历使他们深刻理解在约翰·洛克竞赛中如何撰写出表现优异的论文,从而在结构、论证和分析深度方面提供宝贵的指导。

OJL专注于牛津剑桥入学准备、个人陈述辅导和竞争性论文写作,重点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分析思维、写作风格和面试表现。他们的方法高度结构化且注重结果,为学生提供成功所需的技能。

Marc

Marc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数学方法和统计理论方面获得了一等成绩。MAK 在竞赛方面有非凡的记录,曾赢得约翰·洛克论文竞赛(经济学)和皇家经济学会与英国《金融时报》举办的年度青年经济学家竞赛;在每一项竞赛中,他都击败了数千名其他申请者。

MAK 发表的论文展示了其在经济分析、政策评估和构建合理论点方面的专业知识。在过去三年中,MAK 在指导学生准备经济学竞赛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MAK 的教学方法是分析性和结果导向的,帮助学生发展强大的论文写作技巧、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Kit

Kit目前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主修经济学。他们在新加坡-剑桥GCE A-Level考试中取得了最高分数,其中H3经济学获得优秀(Distinction)成绩,并在SAT考试中获得了满分1600分。

Kit在学术论文竞赛方面有着扎实的背景,曾在John Locke全球论文竞赛中,从超过19,000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经济学组第一名。他们关于现代货币理论的获奖论文由John Locke Institute正式发表,并受邀前往牛津大学进行演讲。

除了个人参赛经历外,KYT还指导学生备战John Locke论文竞赛,并成功辅导出一位在2024年获得组别前三名的学生。他们的教学风格高度结构化、以研究为驱动,致力于帮助学生提升分析能力、论证技巧和写作风格,在高水平竞赛中脱颖而出。

1○ 感兴趣很重要 ○

✅经济第一Kit

在2023年John Locke竞赛中,Kit凭借深刻的经济学分析和流畅的逻辑思路,荣获经济组一等奖。他特别提醒同学们,不要把Essay写成“问题—回答”的堆砌,而是要让思路自然流动,逐步推开问题的边界,展现出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在分享一开始,Kit便强调了一个对所有参赛者来说至关重要的原则——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Kit自己在备赛期间也遇到过题目难以抉择的时刻,但最终他发现,只有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能驱动自己深入阅读、思考,并在写作中保持高质量的投入感。否则,即使强行完成,Essay的质量也很难达到最好状态。

谈到具体写作结构,Kit建议,开头应直接回应问题本身,清晰表达自己的立场或核心观点。之后,正文部分可以逐步扩展论证,融入更多原创性思考和个人见解,而不是简单复述已有观点。

2○回应好题目是必须的○

✅前阅卷官Oliver

如果说Kit代表了获奖者的写作视角,那么Oliver则从阅卷官的角度,揭示了评审过程中真正关注的重点。

Oliver首先指出,一篇好的Essay,必须完整回应题目中的每一个要素。他强调,有些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只关注题目的一部分,忽略了问题中隐藏的多重要求。评卷老师非常重视整体覆盖,而不是只针对一个角度展开。

其次,他强调,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大家的想象。开篇不仅是展示主题的地方,更是初步确立逻辑框架、预设论证方向的关键。而结尾则是呼应开头、巩固论证成果的重要节点。Oliver提到,真正打动阅卷官的Essay,往往开头就能立住调性,结尾又能收束有力,让整篇文章形成一个有机、完整的整体。

关于原创性,Oliver特别提出了一个很实用的标准:原创性并不一定指“新奇想法”,而是体现在论证路径的丰富性与广度上。哪怕主题普通,只要展开得深远、广博,也能体现出独特的个人思考。

此外,Oliver透露,AI生成的Essay在初筛阶段就会被系统标记,直接被淘汰。他提醒大家,不要寄希望于用工具“偷懒”,真正打动人心的Essay,仍然来自独立思考与扎实写作。

3○ 多思考+想象力 ○

✅前少年组获奖者Marc

Marc作为一位曾获奖的少年组选手,分享了他当年的备赛经历与写作策略,给大家带来了非常接地气的建议。

关于选题,Marc的做法非常实际。他在准备初期,会快速浏览两三个自己感兴趣问题的相关文章,通过短时间内的阅读体验来判断哪个问题最能激发自己的兴趣。然后再正式进入深度研究和写作阶段。

在写作过程中,Marc始终坚持一条原则:直接回应问题,但也不止步于问题。他强调,Essay的有趣之处在于,可以在忠于题目的基础上,自然地展开联想和延伸,让论证既紧扣主题,又具备思想的张力。

分享中,Marc还提到了自己当年获奖的作品主题:大学招生过程的公平性及其对社会不平等的影响。(强烈建议大家看看原视频)他广泛查阅了学术文献和权威报告,在文章中引用了大量严谨的数据和论据,使得自己的论证既有广度,也有深度。这也体现了John Locke竞赛所鼓励的严谨思考与独立研究精神。

写在最后

在这次分享中,无论是Kit、Marc,还是阅卷官Oliver,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John Locke 背后的深层逻辑。他们的经验提醒我们:获奖绝不仅仅是写一篇好文章那么简单,更在于对学术思维方式的理解,对问题深度的把握,以及对写作结构的精准控制。

也正因如此,机构特别重视对John Locke参赛学生的系统培养。我们的团队中,既有像Kit这样的往届一等奖获得者,也有像Oliver这样的前阅卷官导师,能够从参赛者和阅卷官双重视角,为学生提供精准辅导。无论是选题策略、文章框架搭建,还是批判性思维训练和写作风格打磨,我们都力求将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年新增29种本科专业高考可报名!上海交大、复旦、同济等有招生

下一篇

上海国际学校IB三巨头:平和/世外/包玉刚深度对比!谁更胜一筹?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