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了【申请越来越难】这一事实后,很多家长在为孩子寻找申请突破口时关注到了“体育爬藤”这一条路。
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真的更容易得到名校青睐吗?
高中进不去校队,在外花钱参加运动,对Top 20名校申请有用吗?
导师解答:首先,美国大学对带有“体育”标签的学生确实偏爱。
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总体录取率仅7%,运动员录取率竟然有20%;还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MIT等,都是运动员的录取率高出很多。
(数据来源:scholarshipstats.com)
要符合体育生特招(也就是招募Recruit)标准,意味着学生要有极高的体育专业水平,要求学生不仅有体育天分,在体育训练上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是不可忽视。
此外,顶尖大学对于体育生的学术成绩通常还会有自己的要求,我们在之前的申请案例中了解到,斯坦福大学的游泳(swimming)要求GPA3.5、SAT1100,达特茅斯学院的摔跤(wrestling)要求GPA3.4、SAT1350…… 体育优势作为申请“加分项”,其背后要求的学术成绩是一定不能忽视的。 下面我回答第2个问题,我们先来整理一下
大多数同学体育活动的思路——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入校队,在考虑是否需要参与“花钱”的活动时,我们可以分析这些方面:
01、能力自我认知
我们要清楚对于某个体育活动,自己的技能水准和兴趣爱好程度。 如果本来就是纯粹为了凑数,或者技能水平一般,申请中的帮助不一定会很大,起到的作用可能只是作为一个活动写进活动列表,排序靠后。那么,这种情况其实没必要额外花钱进行活动训练。 而如果你非常热爱这个活动,并且认为自己或是有专业人士认为你有一定的技能水准,那我们可以参考接下来的几个分析。
02、持续性
了解这个校外“花钱”运动活动的参与方式。美国大学非常期望看到学生对于某一项运动比较高频率地坚持和参与。如果校外的运动项目每学期没有几次活动,或者就少数几次队内比赛这样的类型,含金量是大打折扣的。
03、比赛和级别
如果通过校外的运动项目,有机会参与一定级别的比赛,并且有可能获得比较突出的名次, 那么参与该类项目对于美本申请会有一定的帮助。
04、其他能力
除了运动本身,参与校外的运动项目是否可以体现学生个人的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是衡量该项目是否有重大意义的指标。 比如学生可以组织项目内外的比赛或者活动,学生可以在团队中提升队员间的凝聚力。(这些可能也可以写进小文书)
05、推荐信
考虑该校外项目中是否有该项运动的“大咖”。在参与过程中,是否能与其多次接触而让他帮助写推荐信。
另外,我还会探讨“个人项目”这样一个概念: 比较热爱某项体育活动时,除了参与校队、校外活动、比赛等,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并执行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个人项目。
项目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理解去确定一个主题,一步一步推进研讨、制作、宣发、实践这个方案。 参与度很深,加上大量的思考,这样的体育相关个人项目,容易受到大学青睐。
举个例子, 一位同学创立了专门讲述亚裔学生运动员故事的平台。有感于亚裔运动员长期在美国高校和职业体育赛道被刻板化+边缘化,这个学生希望既可以让每一位运动员分享自己独特的故事,又可以集结不同学校的学生运动员互帮互助,探讨在高中体育和大学recruitment里所存在的歧视问题。(这是源自体育方向的出发点)
同时这个项目还和一个大学体育生平台达成合作,为想要走recruitment的高中生带来独家的规划建议。(这是可以去提升其他方面能力的部分) 另外该项目还邀请高中运动员加入,在自己的学校成立社团,一起组织线上研讨会,线下本地化的活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这样类型的体育相关的个性化项目,对于本科申请来说,会比单纯参与一个“花钱”的校外项目的影响力大的多。
所以综合来说,我们要考虑一个体育校外活动的持续性、深度、影响力,而不是去以凑数的方式参与活动填补活动列表。 最后,不论是否选择走招募途径,体育特长在申请中的作用都非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