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申请夏校似乎越来越被学生热衷了。甚至有人感觉如果背景中缺少了个夏校,大学本科申请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不管自己的实际情况如何,都想着申请个夏校。
关于夏校的“含金量”和价值,我跟不同的学生或家长已经解释过很多很多遍了。首先,夏校不是本科申请的必需品,没有夏校不是申请的一个短板。其次,有了夏校跟大学本科申请和录取也可能毫无关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对大学申请没什么帮助。
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夏校的含金量跟大学的名字无关,不是Harvard,Yale, Stanford的夏校就好于NYU或UCLA的。都是课程夏校,在哪学都一样,线上线下也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在线Coursera也能学(只是没有大学学分),只要有合适的课就行。不是看着名字好听就有含金量,也不是去了校园呆几周就在本科申请的时候会被大学高看一眼。
2.真正高含金量的项目的申请难度极大,录取难度丝毫不亚于申请美国本科Top20,甚至是Top10。这些项目选拔性极高,本身就是精英专属的项目,一般孩子根本就申不上。参加过这些高选拔性的项目的学生确实会在本科申请的时候给自己的背景加分,且这些人本身就已经非常出色,大学申请的结果自然大概率就不会差。哪些项目有高选拔性,美国大学难道会不知道吗?
3.读了某个大学的夏校和申请某个学校的本科没有丝毫的关系(芝加哥大学SSEN/ED0等极端情况除外),夏校和本科也不是同一批人审核申请,读了某大学夏校并不会给你进入某大学铺路,勿幻想。最多也就是今后写大学Why School的时候能跟大学建立些许关联。
4.那些交个语言成绩、几篇文书和推荐信一申请就能申请到项目(只要交的早),不要幻想着大学今后会高看一眼,不可能的事儿,否则大学本科岂不是太容易录取了。绝大多数夏校会录取那些申请的早,愿意支付高额学费的学生。很多夏校课程或项目就是大学暑期营收的手段,因此每个大学几乎都开。
5.没有“含金量”的普通夏校项目就没有参加的意义了吗?不完全是。如果你把它当作一次学习体验经历,当作一个学术活动,当作一次加深你对某些课程或专业理解的机会,那这些也是有意义,或者也能够获得一两封推荐信(需要自己跟老师争取,但很多大学本科申请的时候其实也交不了)。
6.如果你分数都没考出来,活动还缺很多,你暑假的都没必要非得参加夏校,特别是那种长达6周或以上学分课程夏校。用暑假的时间做点支持专业的科研,做点个性化的公益项目,刷高语言和标化分数,对于你大学申请的帮助远比一个夏校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