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校申请的一些误区

季还没结束,夏校申请又提上了日程,最近进入夏校陆续开放申请的日子,与此相关的讲座、言论也多了起来,其中不乏一些误区。

01带学分夏校一定比不带学分的好

带不带学分,学校说了算。学分是什么学分?大学学分,大学课程难不难?跟谁比?跟高中比,普遍更难,大学之间相比,有些学校修出学分(及格)更难,有些学校相对更容易及格,这也是MIT总爱调侃哈佛的一个梗,对于大学来讲,8周甚至更短的、提供给高中生的课程,就能够修一门大学生正常一个学期才能修出的课程学分,是否符合自己的课程设置要求?

不同大学有不同的考量。 有些夏校虽然在xx大学举办,但并不一定是xx大学官方开设的暑期课程,即便能获得学分,也要看清楚/问清楚,是该大学的学分还是其他大学(名不见经传)的学分,因为有不少英美暑期项目是教育集团租借大学校园和宿舍开办的。 带学分课程并不是夏校专属,AP也算是一种,单独以带不带学分来评估夏校含金量,过于简单了。  

02免费夏校一定比收费夏校有含金量

绝大部分夏校是收费项目,不适用于federal financial aid,即便有些学校写明提供scholarship,也会更明确地标注,不guarantee可以cover所有费用,甚至不需要单独通道申请,也就是学校自行评估要不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大学暑期不会闲置自己的校园,部分教师也希望利用暑假赚些bonus,暑期的大学校园里不仅有高中生,也有大学生,本校的修读暑期课程尽早毕业或者完成双学位/双专业要求,非本校的为了研究生申请提前修读部分前置课程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讲,夏校是一门生意,很多大学甚至在暑假期间连轴转开课,完成几百万美元的现金流收入。

相对于主流收费夏校,免费夏校很少,大多是research或者internship类型,含金量,当然有,但使用“收费的都不如免费的有含金量”这样的方法,则是不对的,这也是我最近又听了几起行业讲座之后发现的一个新技巧:陈述部分事实。

有些免费夏校对于学生护照类型、阶层、居住地等有明确要求,学生选择之前要弄清楚,比如MITES只针对美国公民或者永居,WTP倾向于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家庭初代大学生、女性STEM方向,SAMS(卡梅)只针对少数群体、STEM方向,SIMR(斯坦福)必须是美国公民或永居且必须居住在美国本土,UCSF-SEP只针对旧金山联合学区、旧金山的特许学校,或College Track San Francisco项目内学生,PSJP(普林斯顿暑期新闻课程),针对居住在美国且计划大学在美国就读的低收入群体学生,即便是美国公民,如果在海外(美国以外)读书的,也不适用。

当然,有些免费项目针对国际生开放,比如TASS,RSI,Girls Who Code等等,有没有含金量,当然有,竞争激烈吗?很激烈。因为有含金量所以竞争激烈吗?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免费。

对于申请人来讲,免费无疑具有很大吸引力,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而对于学校来讲,则意味着成本,自然规模就不会很大,正常在20-80人左右。  

03进入藤校夏校,半只脚迈进了藤校

没有一所学校敢这样写,甚至会撇清这层关系,生怕引起什么误会。虽然有些夏校的竞争程度比较激烈,甚至录取比例跟藤校录取比例差不多,更有甚者喜欢用这样的标题“录取难度堪比/远超藤校”来做文章,但是夏校录取不等于本科录取。

有些学生参加过selective的夏校,最终申请的结果也不错,是否等于该夏校项目对申请有直接帮助甚至决定性帮助?很难说。即便是招生官本人来讲,也不会这么简单归因。

道理很简单,能够申请到这样的夏校,已经经历了一波筛选,学生的基底便不言自明,学术能力和学术证明已经很强,我们看到的(被迫看到的)是一个单独的面,一个独立的项目,招生官看到的是一个全的面,一个holistic review的基础,而ta/他们去picture的是这样的个体在自己校园/班级里面的稀缺性。整个process简化成一个项目的功劳,全错吗?像我前面讲的,部分真实。 与此类似的还有其他一些中国本土活动、项目,活动主办方、项目组织方喜欢把学生最终去向罗列在招生手册上,形成直接联系,希望有不言自明的效果。

这也是很多项目喜欢免费招收优秀学生参赛的一个原因,就像很多新开的国际学校通过全额奖学金甚至大学奖学金买学生一样,因为在教育这个领域,即便满嘴情怀的,也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对于结果来讲,生源更重要。仔细看宣讲会上的成功案例,有没有隐藏关键信息是很重要的,护照类型、高中学校、课程,这些无法从”C同学,美高”这样的表述中理清。

但是每年顶尖大学官方发布的国际生新生来源数据跟我们自己收集的数据相差甚远,我们自己发布的不仅远超学校发布的中国新生数量,甚至超过了人家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生总数,当然,可以狡辩最终入读人数跟录取人数不能等同,还有yield rate呢,但是ED阶段拿到这些学校offer的中国学生,有多少会放弃?  

04为什么要讲误区?

假新闻和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与效率更快,这些基于twitter,Facebook(研究人员写报告时,它们还各自叫这样的名字)的数据研究可以支撑这个论点,就我们日常生活感受来讲也是如此,人类为什么会倾向于这类信息?现在还想不明白。

常会在同行讲座上看到讲师们假装神秘而又略显轻松地披露一些“内部消息”、“小道消息”来佐证自己的“专业身份”,来谈笑风生。观众喜欢这种inside news,不仅具有娱乐价值,还有价值。

Source within的力量太大,让人忘了去证实,能够有此魅力的,除了教育行业大拿,应该要数财经大V了吧。 之所以要讲,是希望大家在做决定的时候多想一步,除了这些别人给的笃定(包括我讲的),自己去思考。

如果仅仅因为一句“有学分才有含金量”就把不提供学分的课程一棒子打死,或者因为一句“免费的才是有价值的”而只聚焦在为数不多的项目上,又或者基于“学校名气越大夏校越有价值”做筛选,你很难选出适合自己的夏校。

更不要因为“夏校都是商业行为,学校只是为了赚钱”这样愤世嫉俗的表述而全盘否定这一学习计划,参与这样的喧嚣,消耗大把的精力,对于申请道路上的学生或者家庭来讲,到底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规划路径,你的profile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时间安排怎么做?这是你去考虑自己项目安排的前提。  

留学行业修辞学 

我们这个行业在创造词汇这块不输其他行业。继最冷申请季之后,我们迎来了冰川纪。继宇宙天团之后,我们见证了地表最强顾问的诞生,这不禁使我产生了一个思考:如果宇宙天团跟地表最强pk,谁会胜出?从天体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应该是宇宙天团,虽然我们已知的宇宙只有5%,但天团应该解决了另外的95%暗物质与暗能量,但是从人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地表最强不一定会输,毕竟他们是统治和主宰地球的王者。

对于非常需要确定性和结果保证的家庭,我会建议从宇宙天团和地表最强之中做选择,自然不会有什么意外,我们已知的诸神迎来了黄昏,并不代表新生的神这么快就堕落,虽然地表最强在我以往的认知里属于Raised by Wolves里的mother,但缺失眼睛buff之后,也就废了,不强了,我愿意更新自己的认知。

其实这些给人笃定的同行,自己并不那么笃定,常常能看到他们在交流大会上一套说辞,老师围讲座上一套反驳自己大会上说辞的说辞。我问AI,这是不是相对主义。AI说,这属于一种商业策略和营销手段,我突然就理解了商业、商学的好处,为我们的伦理dilemma提供了一个去处,一个让我们继续爱自己的场所。

我个人很同情这样的同行,虽然两向收割,灵活microtargeting,但真的不会分裂吗,朋友?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牛剑G5物理专业录取要求与申请难度究竟如何?

下一篇

四六级竟能代替雅思申请TOP100名校?四六级可申院校史上最全盘点!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